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資訊科技與媒體識讀(0262)
(Eng.) ICT and Media Literacy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陳迪暉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語言 中文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資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讓人類社會進入注意力經濟時代,「認知」變成個人重要的資產及各方角力的標的。本課程在這樣的背景底下闡述並討論強化與保護個人「認知」的一些重要議題。面對不實資訊傳染病洪流的世代,僅以逐個打假訊息的方式來降低其殺傷力,不單成本大、時效慢,效益也低。最根本的解決之道立基於人們媒體識讀力,大學生必須學習強化自己的資訊判讀力,以抵禦無孔不入的假資訊,通過媒體素養與資訊判讀力的提升,進而影響、甚至改變大學生於日常生活與學術研究在資訊和媒體之近用、評估、創造過程的知識、技能與態度。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強化學生對資訊媒體訊息的思辨力與識讀力,特別是對AIGC/deepfake的警覺性。
2.提升學生近用、評估、創造和傳播正確且可信任之資訊的資訊力和道德力。
3.培養成為一位具媒體素養的現代公民。
1.人文素養
2.科學素養
3.溝通能力
5.國際視野
30
30
20
20
討論
其他
講授
出席狀況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台灣媒體發展史:從傳統媒體到資訊媒體、介紹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資訊科技)
教師將全班學生按隨機方式分組
自編講義:《台灣媒體發展史:從傳統媒體到資訊媒體》
影片:《新型態媒體興起 將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Redefining Journalism in the New Media Era | 沈春華 Jennifer Shen | TEDxTaipei》
第2週 何謂媒體識讀素養(媒體識讀)
自編講義:《媒體識讀素養的重要性》
影片:《【富邦文教基金會 三十而立】媒體識讀 概念篇》
影片:《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影片:《【人文講堂】20170730 - 94狂~網路浪潮下的反思 - 劉維公》
第3週 不實資訊傳染病:假新聞、假圖片、深偽影片(資訊安全)
自編講義:《當新聞成為製造業》
影片:《假新聞殺死了什麼 | 致昕 劉 | TEDx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影片:《假新聞為什麼會傷害民主?民意都是被製造出來的?《七七說書》EP 021|志祺七七》
影片:《認知作戰網軍手法揭露!假新聞早已存在上千年?如何辨別假新聞、認知作戰? 書來面對EP28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第4週 不實資訊傳染病:資訊操弄與資訊偏見(資訊安全)
自編講義:《資訊操弄與資訊偏見》
影片:《「資訊操弄」怎麼防治?唐鳳:小學生、中學生都能加入 / 心慌保全來訪問ep6》
影片:《【志祺七七】噩夢成真?網紅、素人、假帳號組成的網軍正在徹底操弄現實生活中的風向!《 假新聞的逆襲 》EP004》
影片:《【志祺七七】鑽石會那麼貴是被特定品牌操弄?而且別騙人了愛情根本沒有永流傳!》
影片:《鑽石是21世纪最大營銷騙局》
影片:《AI演算法竟然也像人一樣有偏見!?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20180927》
第5週 新型態資訊科技媒體與大眾媒體的差異(資訊科技)
自編講義:《新型態資訊科技媒體與大眾媒體的差異》
影片:《傳統媒體對決新媒體》
影片:《【Giver一招】什麼是新媒體?風傳媒營運長告訴你!#風傳媒》
影片:《新媒體大戰傳統媒體!在一個連我們父母都迷戀,熟悉各種手機和社交媒體平臺操作的時代,還有年輕人會看報紙,看電視嗎?傳統媒體已經毫無意義?為什麼還有大公司會投傳統媒體廣告?| Ivan & Jin 聊時事》
第6週 新型態資訊科技媒體帶來的社會衝擊(資訊科技)
自編講義:《新型態資訊科技媒體之發展趨勢與影響》
影片:《新媒體崛起!傳統媒體遇空前衝擊》
影片:《【人文講堂】20220326 - 媒體新時代的衝擊與挑戰 - 蘇蘅 陳清河 江雅綺》
影片:《台灣觀眾如何被媒體出賣?「媒體洗腦」完全破解!紅色滲透是啥?【記者真心話】Vol.2|懶人包》
第7週 AI資訊素養(媒體識讀)
自編講義:《AI時代下媒體的資訊素養》
影片:《沒有人是局外人!百工百業搶AI人才 AI相關科系搶手 AI素養從小學扎根|躲不掉的AI時代|鏡新聞調查報告 #鏡新聞》
影片:《掌握AI世代的資安危機|資安不是專家的事,臺灣民眾該了解的資安素養》
影片:《AI人工智能有沒有「智慧」?使用AI工具創作是否有「智慧財產權」?被AI學習的對象能否主張著作權被侵害?專訪劉承慶(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第8週 資訊科技發展下公民媒體帶來新聞改革的可能性(資訊科技)
自編講義:《資訊科技發展下公民媒體帶來新聞改革的可能性》
影片:《人人都能當記者?公民記者 / What is Citizen Journalism?》
影片:《媒體之於公民—你我都該知道的媒體影響力 | 管中祥 | TEDxChungChengU》
第9週 期中考試(實作)
第10週 資訊權威評估與監控資本主義(智慧財產)
自編講義:《如何評估網路資訊的品質》
影片:《你每天都在「看訊息」,如何判斷「真相」?~《看出關鍵》凱宇和嘉玲的對談|【有聲書評】》
影片:《【震撼】專家揭露谷歌、臉書、微軟不讓你知道的事!書來面對 EP17《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集/ 說書【資訊/社會科學】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第11週 權威性資訊:以YouTuber愛莉莎莎與蒼藍鴿「肝膽排石法」論戰為例(資訊判讀)
自編講義:《CARS資訊權威性評估》
影片:《喝橄欖油排膽結石?「肝膽排石法」騙局破解! | 蒼藍鴿評評理EP35》
影片:《備份 愛莉莎莎 回應 蒼藍鴿 肝膽排石法事件》
影片:《史上最晚的跟風!愛莉莎莎大戰蒼藍鴿事件,其實引爆出集體的焦慮?《YouTube觀察日記 》EP 043|志祺七七》
第12週 權威性資訊:台灣到底有多不愛生—以CIA World Factbook破解「台灣嬰兒出生率世界排名」為例(資訊判讀)
自編講義:《資訊如何驗證》
影片:《敬陪末座!美CIA預測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影片:《生育率世界第一到墊底 為何有錢了還不敢生? 為什麼台灣少子化特別嚴重? 【台灣人口史】》
影片:《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 專家分析「這原因」|TVBS新聞‪@TVBSNEWS01‬》
第13週 網路與媒體生態(實作)
自編講義:《網路與媒體生態》
影片:《網路時代的科技媒體: 周欽華 at TEDxNTHU 2013》
第14週 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媒體識讀)
自編講義:《大數據的反思:到底是揭露真相?還是創造更多偏見?》
影片:《為什麼登不上發燒影片?科學家揭露演算法的真相 / 書來面對 EP5《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by Cathy O’Neil / 說書【社會科學】》
影片:《大數據的時代下,你我該如何面對 | 張善政 | TEDxDongWuU |》
第15週 AI人工智慧與倫理議題(資訊安全)
自編講義:《AI人工智慧的倫理課題》
影片:《”AI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不斷出現的挑戰” - 討論AI帶來的道德和社會問題,如隱私保護、自動化就業和歧視性算法等,並探討解決方案》
影片:《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 - Ethical Concer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影片:《ChatGPT掀全球AI科技戰 吳政忠指倫理法制為關鍵|20230410公視晚間新聞》
影片:《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對社會造成哪些影響?|ChatGPT是你的敵人嗎?|公視 #獨立特派員 第801集 20230517》
第16週 假民調判讀(資訊判讀)
自編講義:《假民調的定義與來源》
影片:《民眾黨遭批做「假民調」愚弄選民!?寶傑傻眼:「路邊採訪的」跟專業公司比?!【關鍵時刻】 ‪@ebcCTime‬》
影片:《社群網路影響選舉 傳統民調失準20141130公視晚間》
影片:《看清楚! 選舉民調怎看? 專家提「4點」辨別|TVBS新聞 ‪@TVBSNEWS01‬》
第17週 第17週
批判與行動兼具的現代公民媒體識讀素養(實作)
自編講義:《「媒體識讀」是什麼?做個聰明閱聽人的四大重點》
影片:《讓你快速了解媒體素養的重要》
影片:《國中公民媒體素養》
第18週 期末考試
學習評量方式
學期成績由以下三部份成績加總計算:
1.出席及課堂討論參與(40%):修習本課程之學生課堂上須參與議題導向式分組討論及實驗操作,因此出席率將列為重大評分依據。
2.期中考試(30%):4題申論題(開書考)。
3.期末考試(30%):4題申論題(開書考)。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教科書
1.自編講義及影片
講義由授課教師依據每週上課內容所需資料,由書籍、期刊論文、報紙、網路、影片及授課教師個人已出版之期刊論文整理而成。此講義經過教師重新整理及篩選後,內容已不致於使學生讀起來覺得艱深難懂,若學生能在每週上課前先行閱讀或觀看影片,則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上課時教師講授之內容。
二、參考書目
1.羅曉南、余陽洲,201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台北:巨流。
3.陳炳宏、柯舜智,2021,《媒體與資訊素養:數位公民培力》。台北:五南。
4. Straubhaar J., LaRose R., Davenport L.著,林日璇等譯,2018,《媒體 ING:認識媒體、文化與科技》。台北:雙葉書廊。
5. Bui, D., Leslie, Plée著、陳郁雯譯,2022,《Fake News:鋪天蓋地的假訊息》。台北:尖端出版。
6. Hobbs, R., Oaks, Thousand Oaks, 2011, Digital and media literacy: connecting culture and classroom.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編講義(講義及補充教材上傳至本校iLearning3.0)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三10:10-12: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6/10 10:20:28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7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