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華語影視文學(0302) | ||||
(Eng.) Film and Visual Literature of Chinese Language | |||||
開課單位 | 通識中心 | ||||
課程類別 | 必修 | 學分 | 2 | 授課教師 | 趙家琦 |
選課單位 | 不限系所 | 授課語言 | 中文 | 開課學期 | 1081 |
課程簡述 | 本課程以近現代小說之文學敘事與其影像改編為對象,探討兩者之間的互文性,亦處理與思考文學與電影在不同媒介下於敘述方式、敘事角度、內容、主題與意義脈絡的異同,觀察兩者所反映並再現之社會語境與時代脈絡的關係。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以近現代文學與其影像改編為對象,認識文學作品的跨媒介衍繹,體認文學與電影之語言表述和其反映之社會文化與時代意義脈絡。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第1週 課程簡述 第2週 文學與電影之性質闡述 第3週 小說文本、元素與特徵:敘事者、視角、情節、架構與修辭等 第4週 電影文本、元素與特徵:鏡頭、場景、光影、藝術設計與剪輯等 第5週 從文學到電影:施蟄存小說〈薄霧的舞女〉與王家衛〈Eros—手〉 第6週 觀影:《霸王別姬》 第7週 討論:《霸王別姬》的男伶敘事、同性情感與歷史建構 第8週 期中考 第9週 觀影:《怨女》 第10週 討論:張愛玲《金鎖記》與《怨女》的女性敘事與人性議題 第11週 觀影:《色,戒》 第12週 討論:《色,戒》的間諜敘事、女性主體與政治暗喻 第13週 觀影:《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14週 討論:曹禺《雷雨》的(反)倫理敘事與《滿城盡帶華金甲》的色彩美學 第15週 香港‧1960s‧懷舊:劉以鬯小說《對倒》與電影《花樣年華》 第16週 分組活動 第17週 分組活動 第18週 期末考 |
||||||||||||||||||||||
學習評量方式 | ||||||||||||||||||||||
出席(含課堂討論) 30% 個人作業 30% 分組活動 40%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Louis Giannetti著,焦雄屏等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 (美)約翰·M. 德斯蒙德, 彼得·霍克斯著,《改編的藝術:從文學到電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 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出版社,2010。 鍾正道,《文學與電影讀本》,台北:新學林,2017。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書局,2017年。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教師自製 | ||||||||||||||||||||||
課程輔導時間 | ||||||||||||||||||||||
另行公告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8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