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2/19 引言:情感、生活與文化生產
參考:Sara Ahmed. 2014. “Introduction: Feel Your Way,”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2nd edition. 1-19. |
第2週 |
2/26 從情感來理解社會
參考:
許寶強。〈第一章 情感的文化政治〉。《情感政治》。香港:天窗。
Raymond Williams. 1977. “Structure of Feeling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
第3週 |
3/5 「都是為你好」:家庭與族群政治
參考:Sara Ahmed. 2010.“Happy Object.” The Affect Theory Reader.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9-51. |
第4週 |
3/12 以愛之名的國族主義
參考:
Sara Ahmed. 2014. “In the Name of Love,”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2nd edition. 122-143.
許寶強。2018。〈第三章 正向情感的暗黑面貌〉。《情感政治》。香港:天窗。 |
第5週 |
3/19 愛的(後)殖民
參考:
陳佩甄。2023。〈愛的無意識:現代「性」的殖民系譜〉。《愛的文化政治:台韓現代親密關係的殖民系譜》。台北:政大出版社。 |
第6週 |
3/26 感覺地緣與國族情仇
參考:
劉文。2024。〈弱情感與「新冷戰」:美中臺地緣政治衝突下的網路迷因與中介情感〉。《中外文學》。55-98。 |
第7週 |
4/2 放假 |
第8週 |
4/9 期中報告與討論 |
第9週 |
4/9 期中報告與討論 |
第10週 |
4/23 中港的情感地緣
參考:
黃宗儀。〈想像跨界社群:晚近香港電影中的中國移動女性〉。《中港新感覺:發展夢裡的情感政治》。新北:聯經。163-190。 |
第11週 |
4/30 香港社會運動、情感與文化生產
參考:
麥樂文。〈《十年》與香港後雨傘情感政治〉。《文化研究》31: 115-151。 |
第12週 |
5/7 沐羽演講一:現代主義遊戲,二〇一〇年代香港現代詩 |
第13週 |
5/14 沐羽演講二:柔軟而憂鬱,二〇一〇年代香港散文 |
第14週 |
5/21 沐羽演講三:暴動而躁鬱,二〇一〇年代香港小說 |
第15週 |
5/28 沐羽演講四:歸還的時間,二〇一〇年代香港文論 |
第16週 |
6/4 總結與期末報告說明 |
自主學習 內容 |
6/11 自主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