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探索臺中城(0102)
(Eng.) Exploring Taichung City
開課單位 夜不限系別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蘇全正
選課單位 夜不限系別 / 進修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22
課程簡述 臺中市有文化城的美譽,但目前市區看不到城池的意象,臺中是否有城呢?透過本課程把清末臺灣建省的國際背景,與擇定臺中籌建省會及功虧一潰,最終政歸北臺的過往,將細說從頭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其次,負負臺中省城築城工事的董工總理吳鸞旂家族與中興大學的有趣關係,以及如何在日治時代因縱貫鐵路開通翻轉臺中城邁向現代化都會的發展與變遷。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藉由本課程達到鑑往知來,了解臺中市的城市發展史。
2.能夠清楚知道臺中做為清末省會及日治時期成為文化抗日重鎮的歷史意義。
3.有助於讓校史與臺中省城的故事相連結,達到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目標。
4.能夠描述城南遺事及舊城區內的人文地景,有效促進地方創生與高教跨域思考的教育目標。
網路/遠距教學
習作
討論
其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實作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緒論。介紹課程進行方式、評量機制,作業分派情形。
第2週 臺中盆地的地理環境與自然生態特徵。
第3週 臺中盆地的史前文化與人群活動。
第4週 綠川流域的臺中公園遺址牛罵頭文化到中興大學遺址的營埔黑陶文化
第5週 中部地區的行政區域變革
第6週 清代民變與彰化城
第7週 1860年開港通商與臺灣社會的變遷
第8週 牡丹社事件的爆發與善後處理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牡丹社事件後清代臺灣建省的背景
第11週 省城位置的議決、規劃
第12週 「天龍國」一詞的由來:中路省城計劃的功敗垂成與政歸北臺
第13週 從「中路臺灣」到「臺中」的歷史形構:「臺中」一詞的由來
第14週 日治時代「臺中」都市建設與發展
倒退嚕—從連港電車到戰後BRT快捷公車專用道
第15週 戰前未竟的「新高市」到戰後的臺中都
鄉土臺中的回顧與展望暨雙城計畫
第16週 期末考
第17週 跨域自主學習1:找出清末臺中省城有關的遺跡(須拍照2張、600字介紹)
第18週 跨域自主學習2:找出第一代至第三代的臺中火車站(須拍照3張、600字介紹)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佔30%
期末考佔40%(含跨域自主學習2次作業成績)
平時成績佔3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史料、工具書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周璽總纂,洪燕梅點校:《彰化縣志》,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21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公司,2006。
陳培桂纂輯:《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趙藩編:《岑襄勤公年譜》,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18年刊本影印,1968。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市:臺灣大通書局,1987。
劉銘傳:《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市:臺灣大通書局,1987。
劉璈:《巡台退思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編者:《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市:故宮博物院,1994。
許雪姬主編:《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7。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2004。
原房助編輯,《臺灣大年表》,臺北市:臺灣經世新報社,1935。
鄭喜夫纂輯,《臺灣地理及歷史:卷九官師志第一冊文職表》,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二、專書
伊能嘉矩原著,森口雄稔編著,《伊能嘉矩の臺灣踏查日記》,臺北市:臺灣風物雜誌社,1992。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市:南天書局,1993。
張勝彥總編纂,曾振名編輯:《臺中縣志‧卷二住民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
張勝彥總編纂,吳密察、鄭梓編輯:《臺中縣志‧卷三政事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
王建竹主修:《臺中市志‧卷首 第四篇大事記》,臺中市:臺中市文獻委員會,1972。
王建竹主修,林猶穆編纂:《臺中市志‧卷五文教志 藝文篇》第二冊,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76。
賴順盛、曾藍田編輯:《臺中市發展史》,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89。
賴順盛、曾藍田編輯:《臺中市發展史》,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89。
賴志彰總編輯:《臺中文獻》3,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93。
張勝彥:《臺中市史》,臺中市: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
沈征郎、賴淑姬、胡業沅、朱界陽:《細說臺中》,臺北市:聯合報社,1979。
17
秦壽樞主編:《促成大甲溪主要資源開發輯要》,臺中縣:大甲溪綜合開發促進委員會,1973。
張勝彥、吳文星、溫振華、戴寶村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6。
王嵩山:《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5。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三、期刊論文及網路資料
莊吉發:〈金城湯池─臺灣築城史料舉偶〉,《故宮臺灣史料概述》,臺北市:故宮博物院,1995。
林翠鳳:〈詩遊臺中公園〉,《臺灣旅遊文學論集》,臺中市: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2006,頁327-354。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臺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頁1-35。
許雪姬:〈福建臺灣建省的研究—由建省到分治〉,《政大歷史學報》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1985,頁1-50。
許文堂:〈清法戰爭中淡水、基隆之役的文學、史實與集體記憶〉,《臺灣史研究》13(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頁1-50。
楊淑媛:〈過去如何被記憶與經驗: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灣人類學刊》1(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頁85-23。
蘇全正:〈臺中市鄉土小史-臺中港路的由來〉,《臺灣文獻別冊》21,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頁42-49。
劉曜華:〈展讀台灣大道-條貫穿大台中文化生活的命脈與大台中未來發展的工作平台〉,2002.5。http://www.taichung.fcu.edu.tw/tb3.htm。
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tccg.gov.tw/sys/SM_theme?page=3fe69c4a。
臺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taichung.gov.tw/index.asp。
郝雪卿:〈台中縣市合併升格 中市藍綠民代不看好〉、〈地制法通過 胡志強盼併案審查單獨升格案〉,中央通訊社地方新聞,2007.11.07。http://cna.com.tw/localnews/pageview.php?id=200711070091&area=c&page=02&code=3c3378c97a418011d463a40778dc52ca。
趙宏進:〈行政院通過地制法修正草案 中縣樂觀其成〉、〈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 黃仲生:大利 多〉、〈黃仲生:基於大台中發展 應縣市合併升格〉,中央通訊社地方新聞,2007.11.07。http://cna.com.tw/localnews/pageview.php?id=200711070047&area=c&page=03&code=25bc88fd675167d7c1fed00f95993c93。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製教材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五 18:00-18:3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市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02/19 15:54:39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5 / 05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