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吃喝文化在東亞(0307)
(Eng.) Eating and Drinking Culture in East Asia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陳建源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22
課程簡述 (中)研究飲食其實就是研究文化,研究東亞飲食即理解東亞文化。本課程將試圖透過廣泛的飲食議題討論帶領修習本課程的同學深入淺出當前研究相關理論與東亞飲食文化現象。在課程後半段將會陸續把具有代表性的各種飲食及相關理論及現象分析介紹給修習本課程同學。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透過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政治經濟學等理論觀點來理解飲食文化
2. 訓練修習本課程學生對於東亞飲食在地化現象的掌握與分析能力。
3. 培養同學口頭表達及書面報告撰述能力
1.人文素養
3.溝通能力
4.創新能力
5.國際視野
6.社會關懷
40
10
10
30
10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說明/分組

第2週 228
第3週 味覺文化與品嚐的科學
飲食人類學文明的味道:現代化、機構化的努力(鍋文化)
第4週 族群飲食記憶與認同:台灣菜
第5週 國族飲食:和食
第6週 國族飲食:韓食
第7週 春假
第8週 菜單學
第9週 在地餐桌:農政與技術改良
第10週 企劃書報告
第11週 影片教學(TBA)
第12週 主婦與米其林廚神
第13週 傳統與創新:醬文化與飲料文化
第14週 食滋味:味覺以外的感官
第15週 小組報告
第16週 小組報告與課程總結
第17週 彈性教學:一週菜單紀錄與分析
第18週 彈性教學:小組飲食專題規劃與製作
學習評量方式
平時成績(含出席、討論與小組互評) 20% <--三次不到,本項成績為零
2. 我的一週菜單(紀錄、分析、評論) 20%
3. 影片教學回饋單 20%
4. 企劃書10% +小組期末報告 30% (1. 飲食文化或流行飲食現象紀錄片:10-12分鐘影片。2.飲食文化的創意呈現企劃案:地方美食重新包裝)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張光直(2003)〈中國文化中的飲食──人類學與歷史學的透視〉,馬孆、劉東譯,《中國的食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張珣 (2007). 〈文化建構性別、身體與食物:以當歸為例〉。在《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7: 71-116。
陳玉箴(2008)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 (15):3. Pp.139-186
(2013)〈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 《臺灣史研究》. (20):1 .Pp79-125
陳玉箴譯。Katarzyna J. Cwiertka(2009)《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韋伯
周繼蘭譯Wilson (2012)《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 台北:八旗文化
洪震宇(2014)《風土餐桌小旅行: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台北:遠流
林穎孟 (2011)。 《我在「女僕喫茶」工作:跨/次文化中的女性身體與表演勞動。》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志偉(2012)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台北:啟動文化
劉漢介(2013)《當珍珠遇見茶:春水堂36道百年經營的思考》。台北:遠流
葉秀燕 (2013)「原味」的生產、展演與文化地景:花蓮原住民風味餐廳的社會文化分析日常」與「非常」:花蓮原住民觀光飲食中「原味」的文化想像與展演政治。收錄於 2013 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入選論文集。頁 373-396。台北:原民會。

外文部份
Allison Anne.(2000). “Japanese Mothers and Obentōs:” The Lunch Box as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Permitted and Prohibited Desires: Mothers, Comics, and Censorship in Japan (pp. 81-104).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ppadurai, Arjun. (1988) “How to Make a National Cuisine: Cookbooks in Contemporary India”.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0(1): 3-24.
Bestor, Theodore
(2001) “Supply-Side Sushi: Commodity, Market, and the Global Cit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103, No. 1 (Mar., 2001), pp. 76-95
(2005) “How Sushi Went Global?”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od and Eating: A Reader. Pp. 13-20. James L. Watson & Melissa Caldwell eds. Malden, Massachusetts & Oxford: Blackwell.
Hsu, Ching-wen(2009)”Authentic Tofu, Cosmopolitan Taiwan”(許瀞文中譯:道地豆腐、都會台灣)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7):1 , Pp.3 - 34
Judith Farquhar (2002) 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中譯:饕餮之慾:當代中國的食與色)
Miller, Daniel. ( 2005) Coca-Cola: A Black Sweet Drink from Trinidad.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food and Eating: A Reader. Pp. 54-69. James L. Watson & Melissa Caldwell eds. Malden, Massachusetts & Oxford: Blackwell.
Onuki, Emiko (1994) Rice as self: Japanese Identities through Tim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TBA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02.消除飢餓   03.健康與福祉   11.永續城市   12.責任消費與生產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02/16 14:12:31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4 / 2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