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臺灣歷史導論(0335)
(Eng.) Introduction to History of Taiwan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毓嵐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22
課程簡述 近十餘年來隨著鄉土教育的日漸受重視,臺灣史在中、小學的課程中佔有一定的比重,一般大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臺灣史知識。因此,若欲在大學通識課程中講授臺灣史,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更為深入的內容。而影片向來是最能吸引學生的方式,視覺的衝擊比起純粹的講授,更能讓學生留下印象。
「打拼—臺灣人民的歷史」是公視籌備五年,結合歷史學者、紀錄片工作者、廣告與電影製作團隊之智慧結晶而成的紀錄片,全套共八集,起自史前時期的臺灣,迄於解嚴民主化完成,是臺灣電視史上第一部「歷史重建影片」,也是臺灣迄今唯一一部完整的「影像臺灣史」作品,自推出後廣受學界好評,是非常適切的臺灣史輔助教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引用了為數頗多的西文文獻和在臺的西洋人觀點,例如目擊中法戰爭的英國茶商約翰陶德(John Dodd)、見證臺灣民主國成立的美國記者禮密臣(James W.Davidson),對於歷史事件,提供了不同的視野,帶給觀者耳目一新之感,並補充傳統歷史敘述的不足。
「打拼—臺灣人民的歷史」全套共八集,依序是(一)「島嶼黎明」—從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的圓山文化、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介紹起,並敘及臺灣的原住民。(二)「福爾摩沙」—介紹荷蘭、西班牙、鄭氏王朝在臺灣的統治,且以相當篇幅描述鄭荷之戰的經過。(三)「帝國邊陲」—清代臺灣前期的歷史,包括渡臺禁令、水圳修築、豪族崛起等內容。(四)「外海挑戰」—牡丹社事件、中法戰爭、西洋傳教士來臺之詳細經過。(五)「烈日殖民」—日治前期的歷史,包括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西來庵事件、強勢的社會控制、殖民式的現代化等內容。(六)「覺醒時代」—日治後期的歷史,包括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戰爭體制下的臺灣等等。(七)「悲劇未央」—以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的介紹為主。(八)「航向民主」—細數臺灣民主化的歷程,兼及雲門舞集、鄉土文學、校園民歌運動等藝術文化的發展。影片一集約50分鐘,相當於一堂課的時間。
本課程以二週(共200分鐘)為一單元,首先,由授課教師進行導讀(約10分鐘),介紹影片的大略內容和觀看時應注意的事項;其次,播放50分鐘的影片;接著,由教師進行說明和補充(約120分鐘),因為影片受限於時間,許多事件(例如霧社事件)、人物(例如林獻堂、蔣渭水)僅是點到為止,也有一些重要內容,影片完全未提及(例如鄭成功和施琅的歷史評價),凡此,均需教師詳細說明,同學才能有清楚的概念。最後,進行討論(約20分鐘)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經由對臺灣歷史的理解,增進修課同學的人文氣質和文化涵養。
2.培養熱愛臺灣,關懷本土的情操。
1.人文素養
5.國際視野
6.社會關懷
50
30
20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作業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與評量方式說明
第2週 島嶼黎明(一):臺灣島嶼的誕生、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文化
第3週 島嶼黎明(二):美麗大地的子民
第4週 福爾摩沙(一):17世紀荷蘭與西班牙在臺灣的統治
第5週 福爾摩沙(二):大肚番王、鄭氏王朝在臺灣
第6週 帝國邊陲(一):郁永河南北大縱走、唐山過臺灣
第7週 帝國邊陲(二):民變與械鬥、殺俘事件
第8週 外海挑戰(一):開港後來臺的西洋人
第9週 外海挑戰(二):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劉銘傳新政
第10週 烈日殖民(一):臺灣民主國成立始末、殖民性的現代化
第11週 烈日殖民(二):吳德功的反抗與傾斜、西來庵事件、公學校的魔法
第12週 覺醒時代(一):1920年代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
第13週 覺醒時代(二):霧社事件、跳舞時代、臺灣人日本兵的悲歌
第14週 悲劇未央(一):二二八事件
第15週 悲劇未央(二):白色恐怖、威權統治、雷震與自由中國
第16週 航向民主(一):蔣經國時代、文化的本土認同、美麗島事件、臺灣民主化的進程
第17週 期末考
第18週 自主學習週:修課同學請自行參訪臺中火車站、臺中公園、中央書局、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等歷史景點
學習評量方式
期末考50%,上課心得50%,再依出席率、課堂表現加減學期總分。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打拼:臺灣人民的歷史」(DVD影片),臺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7。(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多媒體中心、視聽書架區館藏,索書號CDD/677.2/5158)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2002。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臺北:聯經,2009。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事業文化基金會策劃,《打拼:臺灣人民的歷史》,臺北:玉山社,2007。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王惠琛,〈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白尚德著、鄭順德譯,《十九世紀歐洲人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1999。
艾馬克(Mark A. Allee)著、王興安譯,《十九世紀的臺灣北部: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臺北:傳播者文化公司,200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 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
吳政憲,《臺灣來電:近代能源開發的故事》,臺北縣新店市:向日葵文化出版,2005。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9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2005。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1997。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1982。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1998。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0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卓克華,《清代臺灣行郊研究》,臺北縣深坑鄉:揚智文化,2007。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1993。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
林子侯,《臺灣涉外關係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
林呈蓉,《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臺北:博揚文化公司,2006。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
侯怡泓,《早期臺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期,2000年6月。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研究(1895-1902)》,臺北縣板橋市,2007。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1。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臺北:玉山社,1996。
張勝彥,《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
張勝彥,《清代臺灣縣廳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史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年。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
許在全、吳幼雄編,《施琅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2004。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許毓良,《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陳支平,《民間文書與臺灣社會經濟史》,長沙:岳麓書社,2004。
陳在正,《臺灣海疆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陳在正等,《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
陳佳宏,《海外臺獨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
陳佳宏,《臺灣獨立運動史》,臺北:玉山社,2006。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理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2005。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計〉,《臺灣史研究》,1卷1期,1994年6月。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陳鴻圖,《水利開發與清代嘉南平原的發展》,臺北:國史館,1996。
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北臺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臺北:原民文化公司,2002。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1989。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1784-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劉克襄,《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2。
蔡錦堂編著,《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文化,2006。
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古籍,2004。
蔡龍保,《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8。
葉振輝,《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書局,1985。
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北:新化圖書公司,1994。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1993。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4。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謝國興,《官逼民反》,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7。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3.0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四14:00-15: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03.健康與福祉   05.性別平等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01/07 13:33:53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5 / 06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