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臺灣現代史(3041)
(Eng.)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Taiwan, 1940s-1980s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陳慧先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92
課程簡述 本課程主要講述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歷史發展的要點與特色。內容涉及近七十多年臺灣的歷史變遷,除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重大歷史事件與政治發展的討論外,也希望擴及社會與文化等其他面向的重要議題。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暸解臺灣現代歷史的發展,並能掌握目前學界的研究成果。
2、經由理解臺灣現代歷史,反思當代臺灣的處境。
1.史學研究能力
4.社會關懷
50
50
講授
討論
出席狀況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第1週(2/24)第一講:課程介紹
第2週(3/03)第二講:戰後初期的大變局
第3週(3/10)第三講:二二八事件
第4週(3/17)第四講:「國府」撤退來臺與黨國化
第5週(3/24)第五講:白色恐怖及相關問題
第6週(3/31)第六講: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
第7週(4/07)紀錄片賞析《刺蔣》與分組討論
第8週(4/14)綜合討論I
第9週(4/21)期中考試

第10週(4/28)紀錄片賞析《牽阮的手》與分組討論
第11週(5/05)第七講:威權統治下的反抗(1950s-1987)
第12週(5/12)第八講:從解嚴到自由民主化(1987-1990s)
第13週(5/19)紀錄片賞析《末代叛亂犯》與分組討論
第14週(5/26)第九講:轉型正義概述與分組討論
第15週(6/02)第十講:戰後臺灣農業兼述興大百年校史
第16週(6/09)第十一講:「臺灣菜」的文化史
第17週(6/16)綜合討論II
第18週(6/23)期末考試


*課程內容與評量方式將視實際上課情況略作調整。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試(40%)
期末考試(40%)
——問答題之一:
  請列出在你出生後5件臺灣歷史上的大事,指出何者是你覺得最重要以及印象最深刻的(若為同一件事亦無妨),並進一步說明挑選的理由與其意義。
✽期中、期末考試採開書考,但禁止使用電子產品。

課堂參與(20%)
✽表定紀錄片賞析、綜合討論日將進行分組討論,當日點名,缺(曠)課一次學期總成績扣2分;病、事假等請依學校規定,並於事前或該日至學務系統進行線上請假。
✽指定閱讀(節選)同學可於擇一,或選擇臺灣現代史相關書籍、影像等,上臺進行10分鐘左右的導讀或心得分享,加學期總成績2分。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參考書目
1.專書與論文集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三版)》。臺北:聯經,2016。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9。
吳乃德,《臺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民族記憶美麗島》。臺北:春山出版,2020。

2.文獻選輯
陳君愷主編,林瓊華,陳君愷,莊天賜,薛化元,蘇瑞鏘編撰,《迢迢民主路上的自由呼聲:臺灣民主改革文獻選輯》。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8。

指定閱讀(單篇論文或專書部分篇章)
主題:
✽戰後臺灣的農業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 ──臺灣農業觀察》。臺北:印刻,2007。

✽「臺灣菜」的文化史
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北:聯經,2020。

✽轉型正義概述
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臺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第二期(2006年9月),頁1-34。
周婉窈,《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

影片、紀錄片
蔡崇隆,《刺蔣》(1997)
顏蘭權,莊益增,《牽阮的手》(2010)
廖建華,《末代叛亂犯》(2015)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隨堂印發。
課程輔導時間
事前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4 / 20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