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秦漢史(二)(2008)
(Eng.) History of Chin and Han Dynasties(II)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游逸飛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92
課程簡述 唐代以前的歷史,新史料幾乎都來自於考古發掘或盜掘。考古材料的運用,逐漸成為歷史學者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然而考古材料有其自身的脈絡,如何不削足適履地使用考古材料,將考古材料準確嵌入歷史背景之中,透過考古材料反思傳世文獻所造成的侷限,重建更為精細生動的歷史圖景,是當代歷史學者應承擔的工作。本課程將以秦漢時期的南越國考古發現為例,在上學期研讀《西漢南越王墓》考古報告的基礎上,帶領同學研讀《廣州漢墓》考古報告,接觸上層貴族以外的歷史世界,以期對構成秦漢帝國的基層社會有更切實的理解。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ABCD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20
20
20
20
20
其他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周次 主題
一 課程概述/考古學概論
二 中國考古學概論
三 秦漢考古學概論
四 嶺南與越南考古概論
五 南越國考古概論
六 社會是如何組織起來的?——南越國的社會組織與聚落(社會考古學)
七 過去的環境是怎樣的?——南越國時期的嶺南環境(環境考古學)
八 他們吃什麼?——南越國人的飲食(飲食考古學)
九 他們如何製造和使用工具?——南越國的日用器物(工藝考古學)
十 他們有怎樣的交往?——南越國對內對外的貿易與交換(經濟考古學)
十一 他們想什麼?——南越國人的心態、藝術與宗教(認知考古學)
十二 他們是誰?他們像什麼?——南越國人民的人骨特徵與DNA(生物考古學)
十三 他們自認他們是誰?別人認為他們是誰?——南越國居民的族屬界定(民族考古學)
十四 社會文化為何演變?——嶺南地區的文明興衰(考古學的歷史解釋)
十五 誰之過去?——如何管理南越遺址(公眾考古與博物館學)
十六 政治考古學——南越國的行政區劃
十七 考古學與歷史學
學習評量方式
具體評量與配分方式將視授課情況調整。
「廣州漢墓」研讀作業(20%):修課學生須自選至少一件廣州漢墓裡的文物,說明其基本面貌、功能與象徵意義,整理同出一墓的隨葬品,分析墓主的身分,進而將該文物與墓葬放進整個南越國乃至漢朝天下的脈絡去理解。作業提前繳交初稿者加分,初稿經授課教師批改後,期末繳交定稿(拒收投影片),成績以定稿為準。歡迎同學自行分組撰寫作業。作業優異者,可與授課教師商量,爭取發表全文或申請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的機會。
期末考(一)(20%):出題範圍以授課教師的實際上課內容為主,具體題目會事先公布。
上臺報告/期末考(二)(20%):作業初稿分數較高者,優先上臺報告(限半小時),平時成績加分。未上臺報告者,期末總成績最高分89,且須撰寫期末考(二):介紹某次他人上臺報告的內容,與自己的作業比較,評析兩者的異同好壞,進一步整合探討廣州漢墓的史料價值。
研究論著閱讀作業(20%):修課學生自選現代學者的南越國及秦漢史學術論著各一種,撰寫摘要及評析。選擇範圍以授課教師所開的書目為主,欲選擇其他論著,請事前與授課教師溝通。
平時成績(20%):以平時上課的發言為主要給分依據。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詳見ilearning檔案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詳見ilearning檔案
課程輔導時間
與修課學生商定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4 / 20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