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德國史(一)(2035)
(Eng.) History of Germany(I)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杜子信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91
課程簡述 自19世紀「德意志問題」形成以來,其中所牽涉的層面,絕非僅只於德意志人的民族統一問題而已,甚且牽動了全歐均勢及地緣政治等糾結複雜的因素,這一切實與德意志人所處中歐地區的複雜紛繁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易言之,在中歐的歷史發展上,由德意志人所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內實包括著與其他許多非德意志人的互動史。自中古晚期以來,由於德意志皇權凌夷,中央虛無化,德意志全境遂逐步淪為週遭列強強權競逐及伸張其勢力範圍的舞台,導致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最終形成「既不神聖、且非羅馬、更非帝國」的境地,相較於其他西北歐各國在中古近古之交之期即已先後步向民族國家的情形,德意志在此一期間完全淪為一具空殼並成為他人魚肉之對象。其後當德意志世界兩大強權-奧地利及普魯士先後崛興,並欲競逐乃至於主導德意志民族國家之建立時,不免引發週遭列強唯恐全歐均勢的破壞而橫加阻撓,於是遂有「德意志問題」的出現。據此,若欲深入明瞭近代的德意志問題形成之由,則不得不析論從中古延伸至近代的德意志第一(神聖羅馬)帝國,19世紀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乃至於20世紀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發展史。
本課程擬分為(一)(二)兩部分,分由上下兩學期授課。
上學期的內容將首先將針對「德意志」、「條頓」及「日耳曼」、「阿雷曼」及「涅迷思」等概念作清楚的釐清。在簡述西日耳曼部族法蘭克人所建之法蘭克王國的興衰及三分之後,隨即從德意志歷史之肇端:東法蘭克-德意志王國的形成而進入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歷朝的發展,依序由薩克森王朝、薩利爾王朝、霍恩史陶芬王朝、王朝過渡/大虛位時期,一直至中古晚期德意志皇權的由盛而衰的經過,以及德意志全境深陷分崩離析之局的經歷,作一番深入淺出的探討。於之同時,中古時期的德意志社會、經濟、宗教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同列入本課程分析之列。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增廣視野,建構對中歐及德意志歷史的基本知識。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20
10
20
20
30
講授
討論
測驗
出席狀況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108-1學期
第一週:「德意志」、「條頓」、「日耳曼」、「阿雷曼」及「涅迷思」等詞彙的出現及德意志史的時空範疇
第二週:羅馬帝國與日耳曼部族之關係、日耳曼諸部族的大遷徒及法蘭克王國的出現
第三週:法蘭克王國從梅洛文王朝到卡洛林王朝的發展概況
第四週:卡洛林王朝在卡爾大帝(查理大帝)統治下的盛世及法蘭克王國的三分
第五週:東法蘭克-德意志王國的初興及薩克森王朝的出現
第六週:德意志第一(神聖羅馬)帝國在鄂圖大帝統治下的締建
第七週:薩利爾王朝的發展概況及德皇與羅馬教宗的授神職權之爭
第八週:霍恩史陶芬王朝的崛興及德意志皇權的中興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德意志皇權的中衰及王朝過渡/大虛位時期的發展
第十一週:從哈布斯堡王朝到盧森堡王朝
第十二週:1356年金璽詔書的頒佈及帝國七大選侯的確立
第十三週:德意志人的東向移民拓殖運動及德意志領域的向東擴展 I
第十四週:德意志人的東向移民拓殖運動及德意志領域的向東擴展 II
第十五週:中世紀德意志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概況 I
第十六週:中世紀德意志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概況 II
第十七週:中世紀晚期的氣侯變遷、黑死病及胡斯戰爭對德意志世界的衝擊
第十八週:期末考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40%,期末考40%,出席率20%,此一評分標準是以正常出席上課的前題下的評分標準,但若出席率太差,則不適用此種評分模式.
凡修習本課程的學生,若有三次無故不到的狀況,本科目學期最高僅能得到60分(意謂期中期末考幾乎皆須滿分),若四次無故不到者,則本科目以不及格計分,即令期中期末皆滿分亦無助益.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Bernd Schneidmüller und Stefan Weinfurt (Hrsg.), Heilig․Römisch․Deutsch: Das Reich im Mittelalterlichen Europa (Dresden: Michel Sandstein Verlag, 2006).
2. Matthias Puhle und Claus-Peter Hasse (Hrsg.),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962-1806: Von Otto dem Grossen bis zum Ausgang des Mittelalters (Dresden: Michel Sandstein Verlag, 2006).
3. Matthias Puhle und Claus-Peter Hasse (Hrsg.),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962-1806: Altes Reich und Neue Staaten 1495-1806 (Dresden: Michel Sandstein Verlag, 2006).
4. Helmut M. Müller, Deutsche Geschichte in Schlaglichtern (Mannheim/ Wien: Meyers Lexikonverlag, 1996).
5. Helmuth Günther Dahms, Deutsche Geschichte (Frankfurt am Main/ Berlin: 1991).
6. Thomas Nipperdey, Deutsche Geschichte 1800-1918, 3 Bände (München: C.H. Beck, 2000).
7. Geoffrey Barraclough,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and London: 1984).
8. 杜子信,《德意志民族東向移民運動之探討—希特勒生存空間論之歷史緣起》,新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9. 瑪麗‧富布盧克(Mary Fulbrook),王軍瑋 萬方譯,《 妳在哪裡,德意志? 》,台北:左岸文化,2002。
10. 周惠民,《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增訂二版),台北:三民出版社,2009。
11. 塞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周全譯,《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台北:左岸文化,2012。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編教材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一下午課程結束之後17: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3 / 2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