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中國外交史(2022)
(Eng.) History of Chinese Diplomacy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李君山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81
課程簡述 本課程主要介紹現代中國(1840~1949)與世界體系,相關的研究主題。蓋近百餘年來,中國(從清末~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海峽兩岸)的國際地位,乃應屬於所謂「邊陲」或「半邊陲」(或後期所稱「第三世界」)國家;故其外交行為,恆常受到「世界體系」變遷的影響與制約。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本課程的設計,係依歷史時序,將此一世紀來的世界體系與中國事務,規劃出十八個主要課題,以「案例研究」(case study)的方式,探討現代中國的國際關係與外交行為。課程將以教師講授為主,配合堂上所發之參考資料、較屬切身性的課堂討論、以及「口述歷史」報告與影像欣賞等。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50
0
0
0
50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第十講 「華盛頓會議」與太平洋新秩序
第十一講 中蘇關係與聯俄容共
第十二講 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
第十三講 「九一八」與中日外交
第十四講 「七七」事變與東亞秩序的改變
第十五講 「珍珠港事變」與國際新形勢
第十六講 從「開羅會議」到《雅爾達密約》
第十七講 國共內戰與全球冷戰
第十八講 兩岸分治的形成
學習評量方式
(1)平時成績 (30%):依出席率及上課表現評定之;
(2)期末考 (40%):於學期最後一週舉行之。範圍包含教材內容、上課筆記、與所發講義;
(3)期中報告 (30%):上學期選擇與本課程相關之專題書籍,撰寫一千五百~兩千字「書評」一份,於學期第十週繳交。下學期選擇與本課程相關之題材,撰寫兩千五百至三千字(正文部份)報告一份,於學期第十週繳交。報告需附注釋。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張存武,《清韓宗藩貿易》(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2. 郭德焱,《清代廣州的巴斯商人》(北京:中華書局,2005)
3. 羅伯‧布雷克(Robert Blake)著;張靑譯,《怡和洋行》(臺北:時報文化,2001)
4. 梁元生著;陳同譯,《上海道台研究:轉變社會中之連絡人物,1843-1890》(上海:上海古籍,2003)
5. 芮瑪麗(Mary Clabaugh Wright)著;房德鄰等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1862-187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6.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7. 王樹槐,《咸同雲南回民事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
8. 黃嘉謨,《滇西回民政權的聯英外交》(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9. 李恩涵,《曾紀澤的外交》(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10. 王璽,《李鴻章與中日訂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
11. 李國祁,《張之洞的外交政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
12. 林明德,《袁世凱與朝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
13.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14.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
15. 王樹槐,《庚子賠款》(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
16. 王曾才,《英國對華外交與門戶開放政策》(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
17. 趙中孚,《清季中俄東三省界務交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
18. 張存武,《中美工約風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5)
19. 王璽,《中英開平礦權交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
20. 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礦權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
21. 黃福慶,《近代日本在華文化及社會事業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22.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23. 黃自進,《吉野作造對近代中國的認識與評價:1906-193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24. 黃自進,《北一輝的革命情結:在中日兩國從事革命的歷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25. 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26. 李毓澍,《外蒙古撤治問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
27. 李毓澍,《中日二十一條交涉》(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28. 陳三井,《華工與歐戰》(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29. 王綱領,《歐戰時期的美國對華政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30. 王綱領,《民初列強對華貸款之聯合控制:兩次善後大借款之硏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2)
31. 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
32.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
33. 李健民,《五卅慘案後的反英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34. 李恩涵,《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35. 唐啟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1912-192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6. 吳翎君,《美國與中國政治(1917-1928):以南北分裂政局為中心的探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37. 唐啓華,《北京政府與國際聯盟(1919-1928)》(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38. 張力,《國際合作在中國:國際聯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39. 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臺北:聖若望大學亞洲學院,1964)
40. 梁敬錞,《日本侵略華北史述》(臺北:傳記文學,1984)
41. 黃自進,《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42. 吳翎君,《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43. 吳翎君,《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1870-1933)》(新北:稻鄉出版社,2001)
44. 李仕德,《英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1929-1937》(新北:國史館,1999)
45. 陳立文,《宋子文與戰時外交》(新北:國史館,1991)
46. 梁敬錞,《史迪威事件》(臺北:臺灣商務,1974)
47.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48. 梁敬錞,《開羅會議》(臺北:臺灣商務,1973)
49. 王永祥,《雅爾達密約與中蘇日蘇關係》(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50.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參見參考書目。
課程輔導時間
每星期三下午三點至四點(地點:人文603研究室)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3 / 2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