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AI協作人文學研究入門(1907)
(Eng.) Exploring AI-Assisted Humanities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開課單位 文學院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侯嘉星
選課單位 文學院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近年來隨著數位工具、大型語言模組與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文學研究的研究更趨多元,也意味著對人的思考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人文學研究作為一門探討人文活動、情感、藝術文化的學科,係由嚴謹的文本基礎、研究方法及學術規範之上交織而成的技藝。通過系統性地數位訪法指引,引導學生理解如何在學術的準則下,有技巧地處理不同主題、不同層次的人文學問題,從而對人類活動的各種現象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本學期課程將側重於數位人文方法介紹,及專案實作引導。課程除教師講授之外,也適時配合圖像、影片及網路操作等教學方式,並要求學生擬定計畫、撰寫綱要,並學習操作數位人文相關軟體。希望藉由本課程的訓練,使學生具基本的人文學研究方法及未來修讀進階課程的基礎學識。
本課程以教師講授、指導專題製作為主要進行方式。學期初教師先講解文字雲、文本探勘、社會網絡分析、心智圖及地理資訊系統等工具基本操作,並引導同學設計專題、個別指導,最終於學期末產出個人專題作品。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能具體操作文字雲、文本探勘、社會網絡分析、地理資訊系統或其他數位人文工具。
2.能結合人工智慧AI協作,取代文本探勘、資料收集的部分工作,並偕同研究者發掘問題。
3.能獨立完成專題設計、問題探討、研究進行及成果展現等各步驟。
討論
講授
專題探討/製作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9/9 如何數位、怎麼方法?
第2週 9/16 數位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3週 9/23 人文學的學術倫理與知識產權
第4週 9/30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參訪
第5週 10/7 AI工具介紹
第6週 10/14 檔案、資料庫與基本文獻
第7週 10/21 報紙、雜誌與非文字文獻
第8週 10/28 視覺化工具:文字雲、心智圖
第9週 11/4 資料庫與文本分析:文本探勘
第10週 11/11 社會關係網絡分析
第11週 11/18 地理資訊系統(一)
第12週 11/25 地理資訊系統(二)
第13週 12/2 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系統介紹
第14週 12/9 AI輔助研究示範
第15週 12/16 個人專題發表(一)
第16週 12/23 個人專題發表(二)
自主學習
內容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3.製作專題報告

學習評量方式
1.個人專題作品60%
2.數位人文研究閱讀心得30%
3.課堂參與1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周一至周三12:00-13:00(請先來信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6/11 16:12:31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