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質性研究法(7133)
(E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開課單位 臨護所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魏倩雯
選課單位 臨護所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質性研究不僅是研究方法或策略,更是觀察及思考的謀合。本課程架構以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資料蒐集與分析、研究倫理與嚴謹度及報告書寫技巧等元素組成,並以護理領域最常見的現象學及紮根理論為主要的課程內容。期以系統性的課程介紹,由淺而深逐步探討不同研究法之異同及進行方式。過程中使學生了解護理為一門美學藝術,於工作中需要細膩的心,以發現及同理其照護對象的困擾及需求。並帶領學生熟悉如何運用質性研究了解個體的生命歷程,以其於護理實務及學術研究的重要性及貢獻。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學生能夠掌握質性研究的思考角度
2.學生實際運用質性研究技巧,剖析及歸納出個體健康問題背後的人生歷程
3.學生可不同質性研究的差異及取向
4.培養學生書寫與轉化自我實務經驗及他人的內在生活
5.藉由質性設計法的實際運用及模擬實作於護理相關研究議題,以培養具有評論及從事質性研究之識見與能力
網路/遠距教學
習作
討論
其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實作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質性研究初探
第2週 現象學/詮釋現象學研究法
第3週 紮根理論/民族誌研究法
第4週 質性研究設計
第5週 質性資料收集
第6週 訪談技巧
第7週 焦點團體訪談
第8週 質性資料分析詮釋 I
第9週 質性資料分析詮釋 II
第10週 Group discussion (第一、二層編碼合適性)
第11週 嚴謹度/三角驗證
第12週 Group discussion (第一~三層編碼合適性、結果寫作方向)
第13週 討論與結論撰寫
第14週 One-on-one discussion
第15週 Final presentation I
第16週 Final presentation II and evaluation
自主學習
內容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03.製作專題報告
1.依自己有興趣的研究法及資料收集法,搜尋5年內之中英文文獻10篇,研讀並學習質性研究寫作技巧
2.依期末報告之建議,完成一份指定之期刊投稿文章
學習評量方式
一、作業 (60%)
1.口頭報告25%
2.書面報告35%
二、課程參與(40%)
1.小組討論(15%)
2.上課參與及互動(25%) :評分重點:主動發問,回應他人提問及經驗分享。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一、主要參考資料
1.自編講義(自製教材)
二、其他參考資料
1.Bassot, B. (2022). Doing qualitative desk-based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to writing an excel-lent dissertation. Policy Press..
2.Creswell, J. W., & Cheryl N. P. (201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Inc.
3.Strausss, A., &Corbin, J. (2015).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4 ed).
4.胡月娟等 (2022)•護理研究:過程與實務(四版)•新文京。
5.林惠如等 (2022)•護理研究質性方法•華杏。
6.陳向明 (202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二版)•五南。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 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星期四 14:00~15: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3.健康與福祉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6/17 14:30:47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