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器官移植及細胞治療及醫學倫理之思辨(1360)
(Eng.) The Impact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 Therapy and Their Medical Ethics
開課單位 學士後醫學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陳呈旭 等
選課單位 學士後醫學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將引導學生認識器官移植(大愛、活體、異種)與細胞治療(如胰島移植、iPSC、外泌體)的基本概念及其臨床應用,並進一步討論相關醫學倫理議題。課程透過講授、分組報告、人工智慧工具應用、溝通技巧訓練及反思活動,促進學生培養人文素養、團隊合作能力與醫病同理心。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認識器官移植與細胞治療的發展、應用與倫理挑戰。
2. 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與醫病溝通能力。
3. 培養使用AI(如ChatGPT)搜尋資料與反思的能力。
4. 增進團隊合作與公開表達能力。
5. 體會末期病人處境,並建立同理與關懷的臨床倫理觀。
1.病人照顧
2.具備醫學知識
5.專業素養
20
40
40
專題探討/製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概論 & 器官移植:大愛移植
第2週 器官移植:活體移植
第3週 器官移植:異種移植
第4週 細胞治療:胰島移植
第5週 細胞治療:iPSC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第6週 細胞治療:外泌體(Exosome)
第7週 器官移植及細胞治療:學習心得分享
第8週 器官疾病末期:壞消息的告知及治療模式告知
第9週 大愛移植:如何登記器官移植、風險及治療須知
第10週 活體移植:倫理議題(含境外移植)
第11週 異種移植:倫理衝突(含宗教看法)
第12週 胰島移植:倫理議題
第13週 iPSC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治療:倫理議題
第14週 外泌體(Exosome)治療:倫理議題
第15週 醫學倫理學習心得分享
第16週 期末回饋與討論
自主學習
內容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3.製作專題報告
   06.本校其它校區/分部(含實驗林場或試驗場)戶外教學參訪課程活動
參與2025年10月10日中興大學國農大樓國際會議廳 2025器官交易、異種移植和細胞治療的倫理和立法進展國際研討會
學習評量方式
上課出席與表現 50%
書面報告 20%
小組上台口頭報告 30%
書面報告(Written Presentation), 出席狀況(Attendance), 口頭報告(Oral Presentation), 作業(Assignment),
問卷調查或學生回饋(選填)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建議參考書目】
1.《Bioethics: Principles, Issues, and Cases》(第4版) 作者:Lewis Vaughn 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說明:涵蓋現代醫學倫理的核心議題,適合用於課程中關於移植與細胞治療倫理單元。
2. 《醫學倫理學(第五版)》 作者:Beauchamp, Tom L. & Childress, James F. 出版社:McGraw-Hill(代理:合記圖書)
說明:經典四原則倫理理論,適合作為課程倫理討論之理論基礎。
3. 《Regenerative Medicine: From Protocol to Patient》 編者:Günter Burg, Gustav Steinhoff 出版社:Springer
說明:深入介紹細胞治療的醫學與技術背景,有助於學生建立基本理解。
4. 器官捐贈與移植衛教網站(如:衛福部器官捐贈登錄中心) 網址:https://www.torsc.org.tw/
說明:提供臺灣在地資料與實務操作資訊,可供學生查詢真實案例與制度背景。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編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一、二、四,下午4:30-5:30
陳呈旭教授cschen920@nchu.edu.tw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3.健康與福祉   10.減少不平等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Y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8/27 15:56:24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