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東亞藝文散策(0246)
(Eng.) Arts and Culture in East Asian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蕭怡姍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東亞藝文散策」中的「散策」(さんさく)是源自日文,相較於中文的「散步」隨興在附近走走,「散策」更帶有一邊欣賞景致一邊漫步的意味。「東亞藝文散策」課程,主要探討日本殖民時期,日本總督府期望藉由各種方式將日本帝國的文化、知識、語言、風俗等傳輸到殖民地,也形成由日本人為中心在帝國間頻繁的移動。本課程將以當時發表於報紙或雜誌上的行旅圖文作品,進行一場文本與實作兼具、藝術與人文並融的東亞饗宴。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深入了解台灣、韓國、日本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2. 欣賞當時發表於報紙或雜誌上的行旅圖文作品。
3. 從自身的行旅經驗中,發表圖文兼具的藝文實作。
1.人文素養
4.創新能力
5.國際視野
6.社會關懷
40
30
20
10
討論
其他
講授
網路/遠距教學
習作
口頭報告
作品
實作
出席狀況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使用媒材說明/評分標準說明/填寫課前小卡
第2週 東亞藝文史概說
第3週 創作準備與作品賞析
第4週 往返之間-日治時期日本人畫家帝國內的移動
第5週 國土的南端-臺灣行旅速寫與書寫實作
第6週 水彩行旅速寫與書寫實作(一)
第7週 水彩行旅速寫與書寫實作(二)
第8週 從釜山上岸-朝鮮行旅速寫與書寫實作
第9週 京城近郊行旅圖文-漫畫團進京
第10週 簡筆畫概說
第11週 簡筆畫之東亞散策
第12週 大自然中空氣、風的描述與描繪
第13週 大自然中雲霧、夕陽的描述與描繪
第14週 異國情趣-日本人畫家殖民地女性的描述與觀察
第15週 航向童話國-沖繩行旅
第16週
自主學習
內容
   01.參與專業論壇、講座、企業分享等產官學研相關交流活動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學習評量方式
作品
口頭報告
出席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呂紹理,《水螺響起: 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 遠流出版社,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 麥田出版社,2005。
李平譯,Jonatban Culler,《觀光客的凝視》,臺北: 書林出版公司,2007。
李欽賢,《臺灣的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李賢文等編輯,《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邱貴芬、柳書琴主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3期,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1925年,小早川秋聲〈私の眼に美しかつた バトラン溪〉,《台灣日日新報》
1928年,〈夏の幽境太魯閣五題〉,《台灣日日新報》
1929年,那須雅城〈神祕境 太魯閣の大景觀〉,《台灣日日新報》
1938年,わたなべ生〈臺東近郊風趣七題〉,《台灣日日新報》
1939年,永田春水〈涼味三題 朝鮮のスケツチ帖より 大同江の画舫〉,《東亞日報》
1939年,山田新一,〈京春景勝〉,《東亞日報》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3.0
課程輔導時間
e-mail老師另約時間yishanhsiao@nchu.edu.tw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Y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7/17 21:01:11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30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