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提升專業素養及醫學概念: 藉由對於生命教育、病痛和死亡的理解,提升人文素養,認識疾病與死亡背後除了生理學變化之外的社會與心理影響
- 藉由上課學習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透過對於醫療變遷與科技進展的反思,增加對病人和照顧者的同理、關懷與協助
|
1.病人照顧 |
3.人際溝通技巧 |
4.從工作中學習及成長 |
5.專業素養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概論 |
第2週 |
與病痛和死亡一起成長、變老 |
第3週 |
抗死延生的戰爭 |
第4週 |
死亡的過程 |
第5週 |
拒絕治療 |
第6週 |
生病、死亡與醫療保健系統 |
第7週 |
與臨終共處 |
第8週 |
被照顧的感覺:約束與尿布體驗 |
第9週 |
期中考週 |
第10週 |
撤除維生醫療:歷史與現在 |
第11週 |
自殺與意外死亡 |
第12週 |
喪葬儀式的社會觀 |
第13週 |
死亡與法律 |
第14週 |
安樂死與醫師協助自殺 |
第15週 |
遺囑與預立醫療決定 |
第16週 |
期末小組報告(一)
期末小組報告(二)
期末考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1.上課出席與表現(50%)
2.期中書面報告(20%)
3.期末小組上台報告(3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另行公告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教師編制powerpoint 上傳iLearning |
課程輔導時間 |
另行公告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3.健康與福祉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 | 提供體驗課程: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