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理解現行民法制度的歷史淵源與基礎
培養具有歷史視野的比較法研究能力
掌握法律發展的主要特徵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內容說明、羅馬物權法簡介 |
第2週 |
羅馬法的占有(一):基本概念、合法占有與有法律上原因的占有 |
第3週 |
羅馬法的占有(二):占有的取得、心素、體素 |
第4週 |
羅馬法的占有(三):占有的消滅 |
第5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一):基本概念、所有權的移轉 |
第6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二):時效取得 |
第7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三):時效取得 |
第8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四):所有權的「自然」取得 |
第9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五):所有物返還之訴(rei vindicatio)與相關抗辯 |
第10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六):普布里其安之訴(actio Publiciana) |
第11週 |
羅馬法的所有權(七):妨害除去之訴(actio negatoria) |
第12週 |
羅馬法的用益物權(一):地役權 |
第13週 |
羅馬法的用益物權(二):用益權 |
第14週 |
羅馬法的質權(一):基本概念、法律保護 |
第15週 |
羅馬法的質權(二):質權人處分質物、默示的質權設定 |
第16週 |
期末考 |
自主學習 內容 |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
|
學習評量方式 |
兩次作業 + 期末考(open book)
為促進同學積極參與課程,本學期將要求選修同學繳交兩次作業並參加期末考。無法確實到課者,請勿選修。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Max Kaser/Rolf Knütel/Sebastian Lohsse, Römisches Privatrecht. Ein Studienbuch, 22. Aufl.
Paul J. du Plessis, Borkowski’s Textbook on Roman Law, 6th ed., 2020.
陳朝璧,羅馬法原理,台北:台灣商務,1979年。
鄭玉波,羅馬法要義,台北:漢林,1977年。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授課教師上傳至iLearning之相關文獻 |
課程輔導時間 |
請以電子郵件預約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4.教育品質   10.減少不平等   12.責任消費與生產   16.和平與正義制度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