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比較文學(2061)
(E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高嘉勵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台灣北接日本、西鄰中國、南接東南亞,整個歷史文化發展一直受到這些外來政權及其文化的影響,或從歐洲和美洲輾轉透過上述地方的中介傳來的影響,文學發展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以比較文學的架構來思考台灣社會文化的歷史發展,更能清楚看到在地台灣特殊性。本課程選寫實、魔幻寫實、奇幻推理三大主題來探討文類的特殊和混合文類的複雜性,藉此讓學生看到台灣社會跟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連結之處,以及在地文學和文化的表現方法在吸收各國元素後如何變得更加豐富。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瞭解跨文化比較的意義
2. 認識世界各國的主要現代文學表現手法
3. 認識台灣文學的發展和創新歷程
1.基礎專業知能
3.跨文化視野
50
50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作業
測驗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比較文學概念介紹
第2週 和平紀念日放假
第3週 中南美魔幻寫實文學
第4週 中南美魔幻寫實文學
第5週 台灣魔幻寫實文學
第6週 台灣魔幻寫實文學
第7週 校慶及運動會補假
第8週 日本寫實主義文學
第9週 台灣寫實主義文學
第10週 文學的跨域和類型混合
第11週 文學的跨域和類型混合
第12週 報告的討論和指導
第13週 口頭報告
第14週 口頭報告
第15週 端午節調整放假
第16週 期末考
第17週 (16+2)小說的閱讀與資料蒐集
第18週 (16+2)小說的閱讀與資料蒐集
學習評量方式
出席和課堂討論25%,課前回應10%,口頭報告和書面資料25%、期末考3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馬奎斯著,楊耐冬譯,《百年孤寂》(台北:志文,1997)
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前衛,2013)(原:草根,1997)
小林多喜二著,管仁健譯,《蟹工船》(台北:文經社,2008)
楊逵,《楊逵集》(台北:前衛,1991)
日影丈吉著,高詹燦譯,《華麗島志奇》(台北:衛城,2003)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週五12:00-13:00 (請事先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8 22:58:15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