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了解不同煉鋼製程的造渣劑功能與特性。
2.了解低CO2減排的創新鋼鐵冶煉製程方法。
3.透過資源再生案例了解CO2減排的方法與策略。 |
1.基礎專業知能 |
2.整合專業、設計、執行與分析能力 |
3.具備產業分析及國際視野 |
4.溝通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之精神 |
5.具備產業技術、專業知識整合及運用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冶煉造渣劑功能I |
第3週 |
冶煉造渣劑功能II |
第4週 |
冶煉造渣劑特性I |
第5週 |
冶煉造渣劑特性II |
第6週 |
冶煉造渣劑特性III |
第7週 |
爐渣再利用技術案例I |
第8週 |
期中口頭報告(主題:移除鋼液中雜質銅的方法) |
第9週 |
爐渣再利用技術案例II |
第10週 |
循環經濟在鋼鐵冶煉的實務解析 I |
第11週 |
循環經濟在鋼鐵冶煉的實務解析 II |
第12週 |
煉鋼減碳的國際趨勢 |
第13週 |
煉鋼減碳的國內發展現況 |
第14週 |
造渣劑資源再生議題探討 I |
第15週 |
造渣劑資源再生議題探討 II |
第16週 |
期末口頭報告(主題:低碳電爐冶煉技術) |
第17週 |
自主學習(閱讀國外發展低碳電爐冶煉高潔淨鋼技術) |
第18週 |
自主學習(繳交閱讀低碳電爐冶煉高潔淨鋼技術之期末心得書面報告) |
|
學習評量方式 |
出席狀況(20%)、期中口頭報告(30%)、期末書面報告(20%)、期末口頭報告(3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自製講義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iLearning3.0數位教學平台上 |
課程輔導時間 |
Email預約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