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採訪與寫作(3070)
(Eng.) Interview and Writing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林徹俐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寫報導的人,在不同的時代必須具有不同的社會關懷,報導的問題意識會隨著時代變動,因此書寫報導的人要對社會議題要有極高的敏銳度。採訪寫作是一種從業需具備的能力,好的訪談能呈現出受訪者的智慧及其人生與作品精彩之處,訪談有其標準程序,也要有技巧才能訪出好的內容,訪談後撰稿的重點擷取與敘事更是採訪寫作中最困難,但也最重要之處。
本課程以台灣文學發展歷程中,關於報導文學的產生、興盛、式微談起,並賞析當代的報導文章,從如何產生問題意識到資料的蒐集,到寫作中的視角與要點,期冀能訓練學生能賞析、評論一篇報導文。
在採訪與寫作的部分,本課程以採訪的基本形式為起始,進而論及訪談的過程及要點,包含採訪對象、採訪技巧、訪綱建立⋯⋯等,再帶到訪談的特色與功能,進而思索「為什麼需要訪談?」這件事,而訪談有有什麼功能,我們從訪談中能看出訪者哪些不同之處。在課程尾聲將實際練習採訪,並撰寫成為一篇完整的採訪文。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帶領學生閱讀報導
2.訓練學生具有採訪與撰稿的能力
專題探討/製作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作品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1.評量說明、課綱介紹
2.報導文學導論
3.報導文學的起源、定義、特徵
第2週 1.報導文學與社會運動
2.報導文學與新聞報導之差異
3.報導文學與紀錄片
4.報導文學的問題意識與時代意義
5.報導文學在新聞與文學的定位
指定閱讀:須文蔚〈再現台灣田野的共同記憶〉


第3週 1.報導、採訪的動機與意識
2.報導文學的敘事與詮釋觀點
3.報導文學的力量

指定閱讀:
康文炳《深度報導寫作》〈深度報導寫作的三種類型〉
單德興《訪談的技藝》〈肆:生命之召喚:有我/無我,無隔/有隔〉
第4週 1.寫作的視角:自我與他者
2.探討報導倫理的問題
3.寫作架構、人物(事件)關係圖、訪談大綱、年表

指定閱讀:
蘇珊・桑塔格:《旁觀他人之痛苦》(選讀)
第5週 1.歷史相關報導
2.大眾集體記憶與歷史、城市
3.政治與文學書寫

指定閱讀:
台灣民間真相和解促進會編《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卷二:記憶歷史傷痕》(選讀)

延伸思考:
共生音樂節與表演樂曲討論
第6週 1.殖民、族群與個人
2.族群處境與社會
3.文化的變異與保存

指定閱讀:
跌宕人生又怎樣?阿爆(阿仍仍)無懼生命陰霾滋養勇氣茁壯,攜原民音樂敲響巴黎文化奧運|Wazaiii 專訪|(網頁)
延伸思考:
阿爆(阿仍仍)專輯《母親的舌頭》
第7週 1.異鄉、弱勢族群的主體對話
2.勞動、性別悲歌
3.記錄者的戰鬥位置

指定閱讀:
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選讀)
官鴻志〈不孝兒英伸〉
陳俊志〈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

延伸思考:《八尺門的辯護人》的改編
第8週 1.對社會的核心關懷
2.報導中的人、事、時、地、物
3.採訪計畫書初稿撰寫

指定閱讀:
單德興《訪談的技藝》〈柒:訪談的過程與要點〉
第9週 1.期中考週:討論、評比採訪計畫書
2.採訪基本功
指定閱讀:
單德興《訪談的技藝》〈捌:訪談的主體性:誰主誰客?〉
第10週 1.以人為主的報導視角
2.普通群眾與特殊人物
3.人與社會

指定閱讀:
《鏡週刊》〈鏡人物〉專欄(選讀)
第11週 1.以事件或其他為主的報導視角
2.報導、採訪所進行的文化運動與意義
3.藝術所展現的另一種報導


延伸思考:
農村武裝青年樂團對土地議題的聲援及音樂創作
第12週 1.國族與地景報導
2.都更計畫與鄉土地景的去留
2.抗爭的意義

延伸思考:
女歌手巴奈的音樂與抗爭
小花計畫展,透過藝術創作與音樂展現記錄家鄉與土地
第13週 1.自然、生態相關報導
2.自然書寫與生態報導之異同
3.人與土地、自然的關係

指定閱讀:
吳明益:〈達娜伊谷〉
延伸思考:
陳建年專輯《人之島》
第14週 1.以動物為主體的生態報導
2.動物與土地
3.動物與自然倫理

指定閱讀:
黃宗潔《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導論:不得其所的動物〉〈當代藝術中的動物:倫理的可能〉
《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不只人,動物也會痛苦:當代臺灣自然與動物書寫〉
第15週 1.文學類訪談要點
2.作家與生活、創作
3.單談、對談、新書或其他紀錄

指定閱讀:
《okapi》作家新書採訪(選讀)
《文訊》雜誌「資深作家」單元(選讀)

第16週 1.非虛構寫作之思考
2.縮小自我,放大重點
3.實踐的覺察與反思
第17週 1.採訪提問練習
2.採訪面面觀
第18週 1.期末採訪文的檢討與思考
2.閱讀採訪文
學習評量方式
1.出席:15%
2.分組報讀報告:15%
3.閱讀心得作業:10%
4.期中採訪企劃書:30%
5.期末報導文書寫:30%

*未繳交期中企劃書者與期末採訪文者,一律當掉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李桐豪《子彈與玫瑰》,台北:鏡文學,2024年
1.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2002年
2.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印刻文學,2008年
3.康文炳:《深度報導寫作》,台北:允晨文化,2018年
4.單德興:《訪談的技藝》,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20年
5.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台北:麥田出版,2022年
6.約翰.伯格(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Another Way of Telling》,台北:臉譜出版,2008年
7.約翰.伯格(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2021年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0 23:59:28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