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本課程之主要目標在於建構學生傳統基礎之文獻閱讀和分析能力,尤其側重引導學生理解古典文獻論述和建構的脈絡,以作為探討更深入主題的基石,進而與跨域之知識結合,以開發漢學新的研究範疇,賦與傳統文獻有了新論述場域的空間。 |
1.闡述與應用歷代經典。 |
2.分析語文演變歷程。 |
3.論述文學之能力。 |
4.鑑賞文化與創新之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本課程由於屬跨域且需與國際連結,能具相關學識與能力學者有限,因此目前以能提供教學協助之昆蟲學學者為合作對象,由美國農業部退休昆蟲學研究員洪章夫博士(Dr. Akey C F Hung Retired Research Entomologist 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共同授課,除了以跨域研究為本課程特色外,且使國外學者能直接與本系學生對話。本課程開放碩士班研究生選修。
課程方向及說明;昆蟲學簡介。
|
第2週 |
第二週至三週:昆蟲學簡介;《詩經》之昆蟲簡述。 |
第3週 |
第二週至三週:昆蟲學簡介;《詩經》之昆蟲簡述。 |
第4週 |
小考(三十分鐘);蜉蝣之特性與古籍中之描述。 |
第5週 |
螽斯之身份與古籍中之定位。 |
第6週 |
絡緯在傳統文獻之文化脈絡。「學期論文」(11/14之前交卷) |
第7週 |
從動物生殖隔離機制觀點評議各家對〈召南‧草蟲〉之釋義。 |
第8週 |
故宮寶物〈翠玉白菜〉:故宮藏古畫中的昆蟲。 |
第9週 |
第九至十一周:傳統文獻之建構脈絡 |
第10週 |
第九至十一周:傳統文獻之建構脈絡 |
第11週 |
第十至十一周:傳統文獻之建構脈絡 |
第12週 |
古代之百科全書類書 |
第13週 |
古典知識之傳承方法 |
第14週 |
第十四週至十五週:論文題目之擬定:詮釋新題 |
第15週 |
第十四週至十五週:論文題目之擬定:詮釋新題 |
第16週 |
論文初稿之完成:論述建議 |
自主學習 內容 |
   03.製作專題報告 一、於確認論文題目後,自主學習相關資料庫之使用。
二、與授課教師確認摘要、綱要及方向後,自主學習文獻回顧、論文內容的撰述。
以上皆於第九周前完成,論文則於第十六周繳交。 |
|
學習評量方式 |
出席勤惰30%、測驗成績20%、期末報告5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東方出版社,2019年
屈萬里:《古籍導讀》,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劉兆祐:《文獻學》,三民書局,2007年
周彥文:《中國文獻學理論》,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香港中和出版社,2016年
(日)細井徇:《思無邪:詩經名物圖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Gullan, P.J.著,徐堉峰、林宗岐譯:《昆蟲學概論》,合記出版社,2015年
Gullan, P. J. & P. S. Cranston. . 2010. The Insects: An Outline of Entomology, 4nd edition. (參原文書)
盧耽:《圖解昆蟲學》,商周出版社,2008年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教師自編講義,將公布於授課網站。 |
課程輔導時間 |
星期一17:10-18:00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