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中國近代史研究(7927)
(E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游博清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碩專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探討時段大約是從鴉片戰爭起至民國初年,課程透過閱讀學界不同主題期刊論文的內容,讓同學了解晚清中國社會的各種轉變,並從閱讀、上課討論的過程中,學習論文章節的布局、寫作技巧等,希望提供碩專班同學在論文寫作的幫助。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了解晚清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各方面變遷軌跡。
2. 了解學界新近研究議題和關懷重點,如新文化史、海洋史、新清史。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晚清西方科技的傳入:以蒸汽為例(I)
第3週 晚清西方科技的傳入:以蒸汽為例(I)
第4週 晚清江南地方社會變遷(I)
第5週 晚清江南地方社會變遷(II)
第6週 晚清中國沿海資訊的流通(I)
第7週 晚清中國沿海資訊的流通(II)
第8週 晚清域外遊記書寫(I)
第9週 期中評量周
第10週 晚清域外遊記書寫(II)
第11週 晚清民國教育制度的變革(I)
第12週 晚清民國教育制度的變革(II)
第13週 晚清民國的經濟改革(I)
第14週 晚清民國的經濟改革(II)
第15週 晚清民國的政治思想
第16週 期末評量周
第17週 自主學習周
第18週 自主學習周
學習評量方式
修課同學每周需閱讀指定的期刊論文或專書章節,從閱讀名家作品中,了解領域的學術史發展、新近研究議題等,另一方面,也從中學習論文寫作的技巧。
學期各項評量配分比率如下:
期中評量(約30%);期末評量(約40%);出席、周間作業與上課討論(約30%)。
以上配分,視情況略為調整。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暫定,視課程需要調整)
1. 王憲群,〈蒸汽推動的歷史-蒸汽技術與晚清中國社會變遷(1840-189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9)。
2. 吉辰,〈「中央外交」與「地方外交」之間:甲午戰爭期間王之春出使述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18)。
3. 朱瑪瓏,〈外交情報與港際報業:以1874年臺灣事件日、中兩國輪船運兵消息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6)。
4. 吳翎君,〈民初美國企業對黃河鐵橋和南方大港的投資〉,《臺大歷史學報》(2011)。
5. 林文凱,〈晚清奉天省土地改革與日本關東州土地調查:統治理性與調查學知之比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22)。
6. 陳室如,〈味蕾的行旅-晚清歐美遊記的飲食書寫〉,《淡江中文學報》(2013)。
7. 陳室如,〈晚清域外遊記的海洋書寫-以張德彝《稿本航海述奇匯編》為例〉,《成大中文學報》(2011)。
8. 劉龍心,〈從科舉到學堂-策論與晚清的知識轉型 (1901-19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
9. 樊學慶,〈「剪髮易服」與晚清立憲困局 (1909~191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0)。
10.羅曉翔,〈晚清江南社會的紳權與信任危機-以常熟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9)。
課程輔導時間
請email聯繫:pcyu@dragon.nchu.edu.tw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20 13:23:13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