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本課程透過臨床案例及實務經驗的分享,希望學生對常見疾病有所認識,並能促進生理健康。 |
1.人文素養 |
2.科學素養 |
3.溝通能力 |
4.創新能力 |
5.國際視野 |
6.社會關懷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兒科學:兒童預防保健 |
第2週 |
心血管衛教與保健 |
第3週 |
台灣常見的病毒細菌與寄生蟲感染 |
第4週 |
骨骼肌肉保健與生物科技(細胞治療) |
第5週 |
兒科學:新生兒常見疾病 |
第6週 |
生命曲線的深淺 |
第7週 |
各種常見的傷口處理與注意事項 |
第8週 |
校慶與運動會補假 |
第9週 |
期中考週 |
第10週 |
婦女醫學:婦科急症 |
第11週 |
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檢查與治療(1) |
第12週 |
生殖內分泌 |
第13週 |
乳房良性腫瘤及治療 |
第14週 |
婦女醫學:月經異常 |
第15週 |
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檢查與治療(2) |
第16週 |
端午節放假 |
第17週 |
不孕診斷與治療 |
第18週 |
期末考週 |
|
學習評量方式 |
平時 出席表現 20%
期中 報告 40%
期末 報告 4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醫學雜誌、醫學期刊等 |
課程輔導時間 |
每周五下午2點到4點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