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說明廢棄物處理與最終處置(2)介紹廢棄物與資源回收與再利用(3)學習各種資源循環應用技術 |
1.A.環境工程的專業知識。 |
2.B策劃及執行環境工程專題研究的能力。 |
3.C.撰寫環境工程專業論文的能力。 |
5.E.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的能力。 |
7.G.領導、管理及規劃的能力。 |
8.H.終身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廢棄物定義與管理概要 (吳向宸老師) |
第2週 |
各類廢棄物管理(都市、塑膠、生醫、有毒、電子廢棄物) |
第3週 |
各類廢棄物管理(都市、塑膠、生醫、有毒、電子廢棄物) |
第4週 |
廢棄物衍生碳足跡觀念 |
第5週 |
亞洲國家廢棄物管理案例 |
第6週 |
掩埋場之工程設計及規劃 |
第7週 |
掩埋場之永續經營操作 |
第8週 |
掩埋場之水份維持系統介紹 |
第9週 |
掩埋場之滲水收集系統與滲液處理 |
第10週 |
掩埋場之氣體收集與應用 |
第11週 |
掩埋廠之新技術(生物反應器掩埋場) |
第12週 |
測驗 |
第13週 |
工業循環模式 (盧明俊老師) |
第14週 |
有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 |
第15週 |
有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 |
第16週 |
無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
無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
水資源回收應用技術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考試(含Take Home型式)(兩位老師成績占比依上課時數比例計算)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自編講義
參考資料以US EPA網站為主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自編講義 |
課程輔導時間 |
依本系所規定的輔導時間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6.淨水與衛生   11.永續城市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