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影像與視覺文化導論(1028)
(Eng.) Introduction to Images and Visual Culture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洪鈞元 等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1
課程簡述 此課程旨在奠定同學對於影像與視覺文化之基本鑑賞與分析能力,由兩位老師分別就兩部分進行授課:
(一)電影藝術概論及其影像與敘事分析:
著重電影美學分析方法與觀念之基礎訓練,課程教材包含英文PPT。
(二)本課程第二階段將以「描述」、「分析」、「詮釋」、「判斷」做為視覺文化鑑賞之課程基礎,根據西方現代性與當代藝術文化的發展脈絡,培養學生多元且具備時代精神的視覺文化涵養,並強化對於各時代視覺藝術作品欣賞的包容性,藉此提升學生開闊的文化視野。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奠定學生對於視覺文化之基礎了解與分析能力。
2.增進學生對於電影語言與美學之綜觀性理解。
3.了解西方現代性思潮與台灣當代視覺文化的發展轉變。
4.透過當代視覺文化鑑賞與理解,提升人文關懷的多元性開闊視野。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 電影藝術概論。
第2週 電影賞析:《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 (Yorgos Lanthimos, 2016)。
第3週 電影敘事分析:情節與概念。
第4週 電影影像分析I:場面調度分析。
第5週 電影影像分析II:相關鏡頭段落分析。
第6週 電影賞析:《真寵》The Favourite (Yorgos Lanthimos, 2018)。
第7週 議題建構:議題與主題。
第8週 電影架構分析:段落與概念建構。
第9週 當代視覺文化如何理解?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一根貼在牆上的香蕉。
第10週 從馬內(Edouard Manet)開啟的視覺文化現代性。
第11週 杜象(Duchamp)作品〈噴泉〉(Fountain)的歷史衝擊。
第12週 激進又前衛的福魯克薩斯(Fluxus)藝術運動。
第13週 安迪.沃荷(Andy Warhol)與普普藝術(Pop Art)的跨領域實踐。
第14週 TeamLab株式會社與科技新媒體藝術的時代浪潮。
第15週 TLC頻道「藝術新秀生死鬥」節目中的當代藝術與視覺文化探討。(節目精華放映討論)
視覺文化鑑賞四步驟:描述、分析、詮釋、判斷。
第16週 期末分組報告:西方當代藝術家介紹及其作品分析。(含同儕互評)
第17週 自主學習週I:加分作業撰寫
第18週 自主學習週II:加分作業撰寫
學習評量方式
[Week 1-8]
課後作業 70%
課堂討論 30%
[Week 9-16]
書面與口頭報告80%
出席狀況2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8週]
課程指定賞析文本:
A. 電影
《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 (Yorgos Lanthimos, 2016)
《真寵》The Favourite (Yorgos Lanthimos, 2018)

其他參考書目:
Aumont, Jacques and Michel Marie著。吳珮慈譯。2001。《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市:
遠流。
Bordwell, David著。李顯立等譯。1999。《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台北市:遠流

Giannetti, Louis D著。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臺北市:遠流。
Jullier, Laurent and Michel Maris著。2010。《閱讀電影影像》。台北市:積木文化。
Kawin, Bruce F.著。李顯立等譯。2000。《解讀電影》。臺北市:遠流。
Mercado, Gustavo著。楊智捷譯。2012。《鏡頭之後:電影攝影的張力、敘事與創意》。新北市
:大家。
Stam, Robert, Robert Burgoyne and Sandy Flitterman-Lewis著。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
彙》。臺北市:遠流。
Falvey, Eddie, ed. (2022) The Cinema of Yorgos Lanthimo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9-16週]
Sturken, Marita、Cartwright, Lisa著。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
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
Salle, David著。吳莉君譯。2018。《當代藝術,如何看:藝術家觀點,帶你看懂作品》。台北:
原點。
Perry, Grayson著。金振寧譯。2020。《當代藝術大白話:獻給你我的藝術指南》。台北:阿橋
社文化。
孫曉彤、蕭榕著。2016。《凝視的身影:37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台北:
典藏。
陳永賢著。2014。《英國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課程系統
課程輔導時間
E-mail另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08.就業與經濟成長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08/15 10:29:49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