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殺蟲劑毒理學(6239)
(Eng.) Insecticide Toxicology
開課單位 昆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戴淑美 等
選課單位 植醫學程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將分成兩大部分:(一) 毒理學,包括:基本毒理學原理、殺蟲劑的作用機制與風險評估;(二) 害蟲的抗藥性,包括抗藥性機制與抗藥性管理。最後則介紹目前毒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包括結合分子生物技術與基因體學發展基因轉殖殺蟲劑及基因體毒理學等。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認識基本毒理學原理、殺蟲劑的作用機制與害蟲抗藥性機制。
2. 了解目前可用的害蟲抗藥性管理策略。
2.植醫診斷與防治處方應用能力
100
參訪
講授
討論
測驗
書面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簡介 (Introduction of Toxicology contents)
第2週 毒理學簡介 (Introduction of Toxicology)
第3週 毒理學原理 (Principles of Toxicology)
第4週 致毒機制1 (Mechanisms of Toxicity 1)
第5週 致毒機制2 (Mechanisms of Toxicity 2)
第6週 致毒機制3 (Mechanisms of Toxicity 3)
第7週 有毒物質的安全評估1 (Risk assessment 1)
第8週 有毒物質的安全評估2 (Risk assessment 2)
第9週 期中考 (Midterm)
第10週 害蟲的抗藥性機制概論 (Introduc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第11週 有毒物質的生物轉化作用1 (Biotransformation of xenobiotics 1)
第12週 有毒物質的生物轉化作用2 (Biotransformation of xenobiotics 2)
第13週 作用部位不敏感1 (Target site insensitivity 1)
第14週 作用部位不敏感2 (Target site insensitivity 2)
第15週 抗藥性管理 (Management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第16週 小菜蛾與埃及斑蚊的抗藥性管理 (Management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Plutella xylotella and Aedes aegypti) 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1 (Oral presentation and term paper 1) 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2 (Oral presentation and term paper 2)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 (Midterm) 50%
口頭報告 (Oral presentation) 30%
期末報告 (Term paper) 2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Casarett & Doull's Essentials of Toxicology (2010) Edited by Curtis D. Klaassen and John B. Watkins III
Insect Control (2010) Edited by Lawrence I. Gilbert and Sarjeet S. Gill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3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三下午15:00~16: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