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日治圖像學(0211)
(Eng.) The Iconolog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蕭怡姍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12
課程簡述 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有許多日本畫家們前往殖民地臺灣與朝鮮進行考察、寫生甚至定居。在畫家的旅途中,他們留下了許多圖像作品,風格迥異卻又有相似視角。本課程由一群日本帝國中的畫家們在帝國間移動所留下的作品,藉由觀看分析與實作體驗繪畫媒材,由日籍畫家所建構的日治圖像學系統中,學習圖像的分析方式與媒材的辨別。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希望藉由本課程的引導,得到獨立思考以及圖像學分析之能力。
2. 透過大量觀看圖像與實作體驗,學習辨別圖像之繪畫媒材。
3. 具備日治時期美術史的基本概念。
1.人文素養
3.溝通能力
4.創新能力
5.國際視野
50
20
10
20
專題探討/製作
習作
講授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品
實作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繪畫工具使用說明/評分標準說明/填寫課前小卡
第2週 日治時期美術概論—臺灣與朝鮮
東洋畫實作
第3週 校外講者
第4週 臺灣美術展覽會介紹
東洋畫實作
第5週 朝鮮美術展覽會介紹
東洋畫實作
第6週 從臺灣朝鮮展覽會圖像辨別繪畫媒材
東洋畫實作
第7週 從朝鮮美術展覽繪圖像辨別繪畫媒材
金箔油畫實作
第8週 日本畫家們的西洋畫
金箔油畫實作
第9週 金箔油畫實作
第10週 日本美術史中的屏風繪畫
金箔油畫實作
第11週 日本畫家們的西洋畫(油畫、水彩畫)
金箔油畫實作
第12週 觀看油畫的方式與實作體驗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3週 觀看油畫的方式與實作體驗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4週 想像地理—殖民地山區圖像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5週 島嶼彼端—殖民地離島寫生旅行圖像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6週 異國情趣—殖民地女性觀察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7週 畫家奇想—避暑與納涼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第18週 期末分享
珍珠螺鈿鑲嵌畫實作
學習評量方式
出席40%
作品50%
課堂分享1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專冊Ⅲ-臺灣紀行》,臺北 :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 : 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 : 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
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臺北:雄獅圖書公司,2001。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8。
황정수 ,《 일본 화가들 조선을 그리다 》, 이숲 ,2018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另行公告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3/01/06 19:57:22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