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介紹水土保持相關理論、技術與實務應用。 |
1.具備水土保持實務分析與設計應用能力。 |
2.強化水土災害防治觀念與技術。 |
3.提升水土保持學術水準及創新水土保持技術。 |
4.嫻熟跨領域問題之綜整能力及解決之技巧與策略。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水土保持特論課程介紹
從土壤侵蝕談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 |
第2週 |
水文分析及其應用 |
第3週 |
河川水理分析演算及其應用 |
第4週 |
水資源科學在生態水利之利用 |
第5週 |
國慶日 |
第6週 |
水土保持植物 |
第7週 |
光復節 |
第8週 |
集水區土砂災害評估 |
第9週 |
計算流體力學簡介及其應用 |
第10週 |
顆粒流理論於水土保持之應用 |
第11週 |
專題演講 |
第12週 |
航遙測與GPS在水土保持的應用 |
第13週 |
岩石工程在水土保持的應用 |
第14週 |
土石流分析及其應用 |
第15週 |
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 |
第16週 |
期末考 |
自主學習 內容 |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
|
學習評量方式 |
上課出席狀況、期末報告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自編教材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自編教材 |
課程輔導時間 |
請Email與授課教師聯絡。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06.淨水與衛生   11.永續城市   13.氣候行動   15.陸地生態 | 提供體驗課程: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