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企業風險管理(7724)
(Eng.)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開課單位 EMBA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林月能
選課單位 EMBA / 碩專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81
課程簡述 企業風險管理課程採用案例分析活化課程內容。該課程幫助同學瞭解在經營企業時,可能遇到的企業風險,其中的案例內容給予攸關的建議與思考方向。課程使用的哈佛商業評論案例、與實際案例內容與世界一流管理接軌,用以提升企業的管理理念、改進實務運作、增加實際績效,引領EMBA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企業風險管理課程採用案例分析活化課程內容。該課程幫助同學瞭解在經營企業時,可能遇到的企業風險。
專題探討/製作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公益與私利不再拉距 — 窮人成為企業金雞母(Cocreating business’s new social compact):企業只想賺錢,而且什麼錢都賺,心中沒有一點公益概念?社會團體只想著自以為是的正義,完全不管營利,更與企業勢不兩立?其實可以不這樣尖銳對立。自由市場機制讓高階主管與社運人士得以合作,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同時改變企業組織與窮人生活。

 領導格局:道德不是績效的地雷 — 奇異讓操守有利可圖(Avoiding integrity land mines):為了衝業績,就應該不管道德標準嗎?而一旦高舉道德標準,業績是不是就會直直落?在愈大型的企業,操守與績效之間的拉鋸,就愈難平衡,其實,不盡然如此。奇異公司這家多國籍企業,就孕育出兼顧高績效及高操守的企業文化。

 永續發展三大法則 — 跟生物圈學經營(The biosphere rules):「永續發展」「綠色企業」這些各大公司努力想達成的目標,看似遙遠、困難,其實不然。因為,生物圈已經提供一個完美典範:大自然的生產流程不但效率驚人,也兼顧環境健全,更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值得企業廣為仿效。

 競爭優勢與社會利益不衝突 — 公司與社會有福同享(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乍聽似乎與公司成長無關,甚至是衝突的。其實不然,公司可將社會責任融合在策略中,讓公司和社會彼此相依,而非互相摩擦,如此創造出來的成果將讓雙方互蒙其利,這是目前一般企業社會責任計畫忘塵莫及的。

 傳承篇:看能力?看親疏? — 家族企業繼位戰:企業要找到理想的接班人,原來就不容易;對個案的這個家族企業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執行長驟逝,他與兩房妻子育有三名子女,每個孩子都虎視眈眈望著執行長寶座,加上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企業老臣......最後,誰會勝出?

 教得出人才卻留不住 — 本部門不是培訓班!( The coach who got poached):他不僅是個傑出的部門領導人,更是優秀的企業教練,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優秀人才。沒想到,這種長才確成了他最大的挫敗:這些優秀人才養成之後,旋即被其他部門挖角。難道,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離開嗎?

 上有業績壓力、下有部屬對立 —我把執行長變小了?(The micromanager):這位執行長日子過得不太好:銜命增加公司營收,但成效不夠好,董事會成員集體在會議上對他表達不滿;他不滿意董事長推薦的行銷總監表現,卻反遭對方指責他管得太多又太細。遭逢各方的不滿與指責,他真的做錯什麼了嗎?

 利益與道德的抉擇 — 破壞承諾行不行(Is it ever ok to break a promise?):一名接受公司贊助,留職攻讀企管碩士的年輕人,原本承諾畢業後回原公司復職,卻在畢業將屆時,接到獵才公司電話,有公司提供給他薪資是原工作兩倍的職位。現在,他必須決定是否要毀棄承諾,以追求眼前的夢幻工作。

 什麼錢不能賺? — 銀行的「義利之爭」:一家標榜「道德」的綠色銀行,最近接到了兩件貸款申請案:一件昰水力裂解採油作業的公司,這與銀行的環保理念相違;另一件則是槍械製造商,更是與銀行的道德準則背離。而且,董事會對該不該核准貸款,居然意見不同……

 眼看著離職率逐步攀升…… — 公司文化讓人想逃(Can a strong culture be too strong?):個案中這家資訊科技服務公司的人資主管,面對近來居高不下的離職率,開始思索自家公司強大的企業文化,是否必須斟酌。畢竟,這種看來立意良善的大家庭氣氛,理應是吸引人才的絕佳誘因,卻彷彿變成趕走人才的主因......

 變革大挫敗 — 授權之路讓人寸步難行(The empowerment effort that came undone):一家有八十年歷史的上市公司,業績大不如前,因此急需改變。負有重振公司使命的執行長登高一呼,宣布公司將進入新的授權時代!結果,提出變革構想的實驗團隊,卻遭到各方反對,終究還是沒有任何改變。為什麼?

 跟上改變中的市場遊戲規則 — 切換共享經濟模式 (Learning to play in the new “share economy”):一家傳統的汽車租賃公司,併購一家經營「汽車共享」的新創公司。負責營運的資深副總裁陸續跟行銷長、自己兒子談話後,發現這個併購案可能導致公司進入一個全新模式。

 外來和尚不會念經? — 前執行長回鍋大作戰(The ex-CEO contemplates a coup):本個案的家族企業,三年前交棒給家族外的專業經理人後,績效不如預期,部分家族成員醞釀鼓吹前執行長回任。但不只是企業內部,連家族裡都有反對聲浪出現。前執行長究竟該不該回任?而家族企業又該在何時放棄外來領導人?

 惜才,沒有極限? — 管不動的明星人才(The unmanageable star performer):一個多國籍企管顧問公司為了成功進軍印度市場,便重金挖角了一位明星人才。然而,在業務蒸蒸日上的同時,人員的流動率也不斷攀高。現在,地區業務主管必須思索如何處理脾氣暴躁,但工作能力極強的印度辦事處領導人。

 第一戰,成功! — 第二戰,疑惑?(In search of a second act):推出一炮而紅的產品並不困難,但想要再創佳績,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正如同本個案的故事一樣,一個在旅行途中意外觸發的成功創業作,很快就風行一時,卻也很快就發生問題:銷路逐漸下滑,公司眼看著就要面臨危機了?

 拼經濟槓上政治力 — 抗稅大作戰(Fighting a government threat):一家化妝品公司在面臨不合理的增稅行動時,考慮要先發制人。但問題來了,與政府單位折衝時,分寸拿捏很重要,究竟該盡力協商,還是要強硬地下最後通牒,才能既達成抗爭的效果,又不致把關係弄僵,可以繼續做生意?

 開門揖盜疑慮浮現 — 我的夥伙伴是賊? (Will our partner steal our IP?):一家油電混合動力車的零組件製造商,面對彼此互信程度不高的新事業伙伴,深怕自家企業的專有技術,可能會有被盜用的風險,因此,對合作提議左右為難。在保護智慧財產權,以及擴展事業版圖之間,究竟應如何取捨?

 能力決勝或保障少數? — 自由競爭的陰暗面(How hard should you push diversity?):某家銀行「多元化招聘部門」得主管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不知道該不該懲處一位違反公司政策,只晉升白人的經理人。另一方面,他也懷疑起這份工作的意義,猶豫自己是否為了保有多元人才,而違反了公平競爭的原則。

 成本考量與激勵策略的平衡 — 不景氣還想分紅利?(Bonuses in bad times):由於經濟大衰退,這家連鎖超市今年業績不佳,原本每年有90%員工領得到獎金,今年可能沒有任何人領得到獎金。於是問題來了,如果發不出獎金,應該如何換個方式,來表彰員工多付出的努力,以免打擊士氣?

 公司的兩員大將鬧僵了 — 老闆左右手成敵手(When key employees clash):如果在一家企業裡,有兩位對公司不可或缺的高階經理人彼此不和,甚至爆發了嚴重的衝突,該怎麼辦?身為企業主,你可能無法偏袒任何一方,也無法勸退或捨棄任何一方。面對這種僵局,該如何處理,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 優先或附帶「培訓領導人」? — 預算爭奪戰(Leadership development: Perk or priority?):因為業績欠佳,贊德製藥公司必須加強控管成本,也就是「花錢花在刀口上」,省下不必要的浪費。於是,保護預算中的關鍵部分,放棄可有可無的項目,就成了重要取捨。而高階主管培訓,是屬於上述兩種的哪一種?

 沒有人想當壞人 — 考績無用論?(The gentleman’s “Three”):個案中的公司在第一次舉行考績評量後,人人都高於平均水準,因此進行第二次考核,結果,這次的成績較上次略低,但也無人獲得低分。這是否顯示公司的考核制度大有問題?又或者,是否有更好的制度,來評估員工的表現?

 行銷方向大轉彎 — 道不同也要相為謀? (Time for a unified campaign?):一直以來,喜悅集團旗下各家旅館的促銷活動,都是各自負責的。不過現在情況變了,由於某個危機浮上檯面,可能必須採取新策略:從原本的「兄弟各自登山」改為「併肩作戰」。不過,聯手出擊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 打破遊戲規則的商場戰爭 — 小對手出的大考題(The upstart’s assault):當你是業界的領導品牌,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屹立不搖?實際上,很多挑戰都是突如其來的,你無法預知對自家公司的衝擊會有多大。因此,當某個小型競爭對手把砲口對準你時,別輕忽,請開始思考該採取什麼行動。

 當私人聖戰領導決策 — 公司就是我家? (When the CEO’s personal crusade drives decisions):公司在減薪之後,總算出現了亮眼的獲利,員工都期盼著分紅,執行長卻宣布,要把這筆「意外之財」的大部分,用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而且,工作重心還放在為執行長自己女兒的罕見疾病尋求療方!這麼做,是否符合公司最大利益?

 人才力:老闆左右為難,員工人心惶惶 — 裁員從長計議 (The layoff):亞斯崔哥控股公司面臨營運危機:利潤大幅下滑,業務受到低價對手的嚴重威脅。目前看來,想維持競爭力,可能得裁掉一成員工。難道沒有其他變通辦法?就算要精簡人事,該用什麼機制,決定誰該走人?誰該留下?

 下有對策 vs. 上有政策 — 我的Y世代部屬(Gen Y in the workforce):23歲,在電影製片場工作的他,以為會有大展鴻圖的機會。沒想到,卻一直在打雜。37歲,身為主管的她,發現他草草應付給她的報告,卻越級向執行長提構想。主管究竟要如何與千禧世代搏感情,才不用擔心他們用iPhone出奇招?

 辦公室政治學 — 當同事壞你的事(When your colleague is a saboteur):剛加入投資銀行部門的馬克,請資深同事妮可幫忙找一份遍尋不著的檔案。沒想到,平常很友善的妮可竟會陷害他:先宣稱不知檔案在哪裡,後來才在開會時拿出來報告,贏得滿堂彩!怒火中燒的馬克,該怎麼因應這樣的狀況?

 該分家了嗎?:成立15年的聚焦公司,在週年慶時訂下超高的營收目標,看似營運欣欣向榮。然而,在這番榮景的背後,兩大事業處的歧見與差異卻浮上檯面,且已影響到內部的整合,甚至是公司的成長!這樣的內部矛盾,該如何解決?

 FinTech (金融科技)案例:Payments & Transfers、Lending & Financing。
學習評量方式
成績計分方式:案例發表個人心得(50%);上課參與度(5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哈佛個案研究
課程輔導時間
2019年暑期每週三、五19:15~21:55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4 / 9 / 1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