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臺灣文學史專題(9319)
(Eng.) Seminar on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開課單位 台文所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朱惠足 等
選課單位 台文所 / 碩專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61
課程簡述 本課程針對台灣文學做一全面介紹,課程設計基本上由日治時期、戰後至當代以後。以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及文學評論為基礎,透過課堂上文學作品的討論,進而瞭解整個台灣文學史的歷史脈絡。課程兼顧文學與文化,在經典文學文本之外,同時也涉及再現大眾的媒介(如電影、劇場、音樂等)。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瞭解整個台灣文學、文化史的脈絡
2.訓練學生研究基本能力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第一週(9/20)
課程介紹、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第二週(9/27)
新文學誕生: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二、三章〈河東獅子吼〉(1923)〈台娘悲史〉(1922)〈神秘的自制島〉(1923)〈誰誤汝〉(1923)〈可怕的沉默〉(1922)、朱惠足第二章〈越界書寫:一九二○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

第三週(10/04)
中秋節停課

第四週(10/11)
台灣話文論爭: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四章、賴和〈一個同志的批信〉(1935)蔡秋桐〈媒婆〉(1935)、陳培豐〈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 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

第五週(10/18)
殖民地知識份子:朱惠足〈混淆的帝國、歧義的民族: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1937)

第六週(10/25)
皇民化: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七章、王昶雄〈奔流〉(1943)呂赫若〈財子壽〉(1944)朱惠足〈「小說化」在地悲傷:皇民化時期台灣喪禮的文學再現〉

第七週(11/01)
戰後初期: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9、10章、吳濁流〈波茨坦科長〉

第八週(11/08)
駐校作家陳雪演講

第九週(11/15)
(不)跨海與跨語世代: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11、12章、林海音〈蟹殼黃〉、黃靈芝〈蟹〉

第十週(11/22)
現代主義的美學實驗: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13、14、15章、王文興〈最快樂的一件事〉、余光中〈鬼雨〉、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十一週(11/29)
鄉土與都市的辯證: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18、19章、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黃春明〈莎唷娜拉再見〉

十二週(12/06)
回歸現實世代: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19、20章、宋澤萊〈打牛湳村:笙仔和貴仔的傳奇〉、楊牧〈戰火在天外燃燒〉與〈愚騃之冬〉

十三週(12/13)
弱勢聲音浮現: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21、22章、李昂《殺夫》、楊牧〈他們的世界〉

十四週(12/20)
台灣的華語語系化:張錦忠〈一九八七〉、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導論、李永平〈望鄉〉、夏曼藍波安〈老海人洛馬比克〉

十五週(12/27)
後殖民台灣的認同與記憶: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23章、朱天心〈古都〉、賴香吟〈翻譯者〉

十六週(01/03)
後鄉土文學: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甘耀明〈伯公討妾〉、楊富閔〈逼逼〉、劉梓潔〈父後七日〉

十七週(01/10)
數位詩的創作與實驗:須文蔚,〈台灣數位文學理論與批評初探〉、向陽〈一首被撕裂的詩〉、米羅卡索Flash詩作、陳黎〈戰爭交響曲〉、隱匿〈南無撿破爛菩薩〉、葉覓覓〈越車越遠〉

十八週(01/17)
台灣文學的跨世代傳承:鍾理和〈夾竹桃〉與黃崇凱〈夾竹桃〉
學生期末報告口頭討論(繳交期末報告期限為1/22)
學習評量方式
1、出席:20%
2、課堂討論:30%(每週2題)
3、期末報告:50% (5-6頁,約5000-6000字)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請見教學進度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週三 17:00~18:20 PM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1 / 15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