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世界現代史(一)(2029)
(Eng.) History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許朝祺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之目標在於提升學生系統性的認識現代世界的樣貌,且聚焦於西洋現代二百年來的歷史發展變化、對世界其他地區歷史之交互影響、及相關之歷史史觀。本課程為全學年之課程,探討之範圍從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學期之主題涵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與民族主義的發展等。學生於課程學習後,將能提升對於現代世界二百年來發展的理解與興趣,同時思辯現代世界歷史發展之相關議題及其中不同文化的意涵,進而發展個人的歷史思維。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認識現代世界的樣貌,理解其百年來的歷史發展變化及相關之歷史史觀
2.認識現代史的多元面向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3.溝通與表達
5.國際視野
30
10
20
40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與導論
第2週 主題(一)、中古至十七世紀歐洲的宇宙觀
第3週 主題(二)、科學革命與科學的人生觀
第4週 主題(三)、啟蒙運動:綜論
第5週 主題(三)、啟蒙運動的宗教主張:自然神論
第6週 主題(三)、啟蒙運動哲士的社會改革主張(I)
第7週 主題(三)、啟蒙運動哲士的社會改革主張(II)
第8週 主題(三)、啟蒙運動的文化藝術與科學的進展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主題(四)、法國大革命:為何不稱作法國「內戰」?
第11週 主題(四)、法國大革命:革命的進程與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12週 主題(五)、工業革命(I):工業革命與產業變革
第13週 主題(五)、工業革命(II):都市化與階級意識,中產階級
第14週 主題(五)、工業革命(II):都市化與階級意識,勞工階級
第15週 主題(五)、工業革命(IV):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
第16週 期末考
自主學習
內容
   03.製作專題報告
自主學習週:觀看影片並回答問題:The rol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Victorian society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40%
期末考40%
出席率與課堂表現2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王曾才,《世界現代史》,臺北:三民書局,2012。
2. 李邁先,《西洋現代史》,臺北:三民書局,2008。
3. 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臺北:三民書局,2012。
4.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賈士蘅譯,《帝國的年代1875-1914》,臺北:麥田,1996。
5.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冊),臺北:麥田,1996。
6. 張春柏, 陸乃聖譯,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著,《霸權興衰史 : 一五00至二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台北:五南,2008。
7. 亞蘭.伍德(Alan Wood)著,黃煜文譯,《俄國革命的源起》,臺北:麥田,2000。
8. C. V. Findley and J. A. M. Rothney, Twentieth-Century World,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1.
9. W. R. Keyl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10. J. A. S. Grenville,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製投影片&參考書目中節選之資料
課程輔導時間
週二下午,請來信與教師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6/29 21:58:17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