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使研究生具備對人畜共通疾病執行研究之能力 |
1.微生物學與公共衛生學之專業知識。 |
2.微生物學、公共衛生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與之實驗操作技術。 |
3.中英文科技文獻之閱讀能力。 |
4.邏輯思考與對實驗結果之批判能力。 |
5.獨立思考、創新研發與終身學習之能力。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人畜共通重大疾病介紹學生討論要做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方向
抗藥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學(2 weeks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2. 病媒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學(2 weeks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3. 病原分子演化學(2 weeks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4. 分子細菌性人畜共通病原學(2 weeks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5. 數理模式分析傳染病動態模式(1 weeks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6. 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評估(1 week for concepts and 1 week for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
第2週 |
如何設定人畜共通傳染病研究方向 |
第3週 |
動物宿主的重要性 |
第4週 |
收集動物宿主重要性的相關因子文章並探析 |
第5週 |
生態學對人畜共通疾病重要性 |
第6週 |
收集生態學對人畜共通疾病重要性的相關因子文章並探析 |
第7週 |
特定病原的人畜共通跨物種特性 |
第8週 |
收集特定病原的人畜共通跨物種特性並探析 |
第9週 |
特定人畜共通疾病流行病學分布與危險因子分析 |
第10週 |
特定人畜共通疾病管控方式 |
第11週 |
特定人畜共通疾病風險評估與邊境管制 |
第12週 |
收集人畜共通疾病風險評估與邊境管制並作分析 |
第13週 |
特定人畜共通疾病之防疫資材現況與研發 |
第14週 |
特定人畜共通疾病之防疫資材現況與研發 |
第15週 |
數理模式分析於特定人畜共通疾病研究應用 |
第16週 |
綜整討論
|
自主學習 內容 |
相關學術期刊與參考書及閱讀,或以時事相關問題瞭解議題與應用 |
|
學習評量方式 |
作業(20%), 測驗(60%), 課堂參與(2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相關SCI期刊:Science, Natur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Veterinary Research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個人講義印製 |
課程輔導時間 |
週一 4-5pm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