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社會關懷(0652)
(Eng.) Social Care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黃慈慧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步入高齡化社會,老、殘問題日益嚴重。影響所及,各類身心障礙人口中,成年人的比例普遍高達80%以上,且其中有為數不少之後天致殘者,他們亟需社會大眾的關懷、了解與接納,使其能早日渡過心理社會適應上的障礙,達到獨立性、統合性、可就業性及社會參與。

本門課主要的授課內容,如以下:
1.國內、外相關法規之認識與理解:介紹國內、外相關人權宣言與法規,以了解聯合國及我國對於身障者人權保障的趨勢。
2.議題探討:藉由議題討論及教師講述,讓學生更深切認識各類身心障礙者,並思索非營利組織及政府相關單位可以如何落實法規。
3.以生命影響生命:藉由授課內容、個案討論、影片欣賞等,讓學生能同理身障者的狀況並進一步能適時給予關懷與協助。
4.體驗式學習:讓學生們因離開舒適圈,產生新的經驗與情感,而更能以嶄新的視野來體會身障者的困境。
5.行動實踐:讓各小組以「企劃顧問」活動構思如何幫助身障者就業,或是以「愛的行動」方案來計劃各類活動讓社會大眾可以更了解身障者。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在認知領域的知識和理解層次,學生能正確地描述身心障礙者的鑑定標準,並能區別社會福利鑑定標準之不同。
2、在認知的應用上,學生能活用課堂所學,除了改變對身心障礙者的刻版印象外,並能適時對弱勢者提供正確的幫助。
3、在認知的分析上,學生能分辨其於轉銜服務、心理社會適應及就業安置之需求。
4、在情意的組織上,學生能主動收集與本課程有關的相關資料。
5、在情意的價值與價值複合體的特徵上,學生能在生活中融入所學,除了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健康、欣賞他人的特質外,並能培養主動幫助弱勢者的熱忱。
1.人文素養
3.溝通能力
6.社會關懷
20
30
50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其他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分組
第2週 古代社會福利制度(東方.西方)
第3週 古代社會福利制度(東方.西方)
第4週 我國法規簡介
第5週 聯合國相關宣言、公約
第6週 社會福利制度實施現況
第7週 社會福利制度實施現況
第8週 影片賞析
第9週 認識視覺.聽覺障礙者
第10週 認識肢體.精神障礙者
第11週 社福團體機構介紹1
第12週 社福團體機構介紹2
第13週 校園障礙大調察與體驗
第14週 AI科技運用(設計我的無障礙房屋)
第15週 影片賞析
第16週 期末報告
自主學習
內容
   02.閱覽產業及學術相關多媒體資料

學習評量方式
(一)課堂出席與活動參與40%
(二)期中報告20%
(三)期末報告20%
針對以下三個主題
1. 障礙大調察(校園內或校園外)
2. 增廣見聞分享(參與相關活動、聽演講或訪問專業人員)
3. 設計愛的行動方案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2010)。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吳明宜、花敬凱、許華慧等譯(2008)。T. F. Riggar與D .R. Maki著。復健諮商手冊。台北:心理。
3.課堂講義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另行公告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3.健康與福祉   10.減少不平等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8/12 11:02:43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30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