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臺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7639) | ||||||||
(Eng.) Taiwan Indigenous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
開課單位 | 台文所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3 | 授課教師 | 劉智濬 | ||||
選課單位 | 台文所 / 碩專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81 | ||
課程簡述 | 透過文學、影片、歌謠等文本,探索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脈絡及其相關論述,兼及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等重要議題,反思台灣社會族群認同與身分政治框架下的原漢關係。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1.認識當代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發展脈絡,掌握相關論述關鍵議題,思考原住民族文學與台灣文學整體發展的辯證關係。 2.以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為主軸,透過相關影音作品(歌謠、紀錄片、影片),理解並思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重要議題,並延伸到世界性原住民題材影音、文學作品的欣賞與討論。 3.誘發學生建構個人觀點與可行論述題目。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1-9/12 緒論:1980年代以來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復振運動 紀錄片:原視,《原運23事 - 台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史》,2008。 紀錄片:原視,《原運:第一集 風起雲湧的時代》,2013。 2-9/19 論述 劉智濬:田雅各如何被接受? 紀錄片:公共電視台《舞動山海的旋律》-從1970年代民歌運動到1980年代原運的胡德夫 歌謠:原運歌手:胡德夫、達卡鬧(原音社,《am到天亮》,1999) 3-9/26 論述 孫大川: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 紀錄片:胡台麗,《蘭嶼觀點》,中央研院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 4-10/03 論述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的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評論卷(上)》) 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 紀錄片:湯湘竹,《海有多深》,2000。 5-10/10 國慶連假 6-10/17 論述 傅大為: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試讀台灣原住民的漢文書寫 (《評論卷(上)》) 孫大川: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 歌謠:1990年代原住民想像與商品化:從郭英男到張惠妹 7-10/24 論述 詹姆斯.克里弗德《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1-2章 歌謠:1990年代/離散與鄉愁、認同追尋與土地皈依:陳建年、王宏恩 8-10/31 論述 詹姆斯.克里弗德《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3.6章 歌謠:林班歌/檳榔兄弟,《Bura Bura Yan》,大大樹音樂圖像,2000 9-11/07 論述 詹姆斯.克里弗德《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7章 歌謠:從都蘭到電音:Suming舒米恩 10-11/14 文學經典閱讀 田雅各(《小說卷》(下)) 紀錄片: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誰在那邊唱》,2011。 11-11/21 文學經典閱讀 奧威尼‧卡露斯、霍斯陸曼‧伐伐(《小說卷》(上)) 林二郎(巴代)、乜寇‧索克魯曼(《小說卷》(下)) 歌謠:來自部落的新古調:桑布伊Sangpuy 12-11/28 文學經典閱讀 夏曼‧藍波安、瓦歷斯‧諾幹(《散文卷》(上)) 歌謠:向東行:南島語族想像共同體/查勞‧巴西瓦里 13-12/05 文學經典閱讀 利格拉樂‧阿女烏、撒可努(《散文卷》(下)) 歌謠:雲力思、巴奈、以莉.高露 14-12/12 文學現況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99-103年選讀 歌謠:水晶、大大樹、角頭、風潮等唱片公司 15-12/19 劇情片:黃明川,《西部來的人》,勇士,1990。 劇情片:萬仁,《超級公民》,勇士,1999。 論文:劉智濬,台灣電影中的邊緣他者:漢人導演與原住民影像 紀錄片:公視,《台灣百年人物誌》(莫那.魯道),2000。 紀錄片:比令.亞布《霧社.川中島》 劇情片:魏德聖,《塞德克‧巴萊》,2011。 16-12/26 演講 石岱崙(嶺南大學):賽德克巴萊的中“德(德固達亞)”翻譯 17-1/02 文學現況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104-107年選讀 舞台表演:相聲瓦舍,《台灣原人/誰唬嚨我》,2000。 18-1/09 舞台表演:《很久沒有敬我了你》,2012。 好萊塢原住民題材作品 1986- |
||||||||
學習評量方式 | ||||||||
1.文本閱讀報告50% 2.心得筆記/論文寫作計畫50%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一、文學作品: 1.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散文卷(上、下)、小說卷(上、下),印刻,2003。 2.晨星出版社原住民作品系列。 3.麥田出版社「大地原住民」系列。 4.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99-107),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二、論述: (一)文學類 1.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網頁:http://aborigine.cca.gov.tw/。 2.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7。 3.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里仁,2009。 4劉智濬,《認同.書寫.他者:1980年代以來漢人原住民書寫》,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 (二)文化類 1.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自立報系,1987。 2.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張老師,1991。 3.孫大川,《山海世界》,聯合文學,2000。 4.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聯合文學,2000。 5.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印刻,2003。 6.夷將‧拔路兒(Icyand Paro)等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2008。 (三)身分認同與民族主義理論 1. Kathryn Woodward,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韋伯,2006。 2.安東尼‧史密斯(Smith,A.D.),葉江譯,《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上海人民,2011。 3.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2003。 4.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林徐達, 梁永安譯,《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桂冠,2017。 三、影音作品: (一)音樂 1.張惠妹,《姊妹》,豐華唱片,1996。 2.動力火車,《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上華唱片,1998。 3.郭英男/馬蘭吟唱隊,《生命之環》,魔岩唱片,1998。 4.鍾適芳,《邦查WaWa放暑假—-迴谷舅舅說故事》,大大樹音樂圖像,1998。 5.原音社,《am到天亮》,角頭唱片,1999。 6.陳建年,《海洋》,角頭唱片,1999。 7.王宏恩,《獵人》,風潮唱片,2000。 8.檳榔兄弟,《Bura Bura Yan》,大大樹音樂圖像,2000。 9.胡德夫,《匆匆》,參拾柒度,2006。 10.Suming,《舒米恩首張個人創作專輯,亞神音樂,2010。 11.以莉.高露,《輕快的生活》,風潮唱片,2011。 12.桑布伊(盧皆興),《桑布伊同名專輯-dalan》,風潮唱片,2012。 13.MATZKA,《同名專輯》,無非文化,2014。 (二)紀錄片 1.胡台麗,《蘭嶼觀點》,中央研院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 2.湯湘竹,《海有多深》,2000。 3.公視,《台灣百年人物誌》(莫那.魯道、高一生),2000。 4.原視,《原運23事 - 台灣原住民族權利運動史》,2008。 5.馬躍.比吼,《我家門前有大河》,2009。 6.龍男‧以撒克‧凡亞思,《誰在那邊唱》,2011。 7.比令.亞布,紀錄片《霧社.川中島》,2013。 8.原視,《原運:第一集 風起雲湧的時代》(共14集),2013。 (三)劇情片/舞台表演 1.黃明川,《西部來的人》,1989。 2.萬仁,《超級公民》,勇士,1999。 3.魏德聖,《塞德克‧巴萊》,2011。 4.相聲瓦舍,《台灣原人/誰唬嚨我》,2000。 5.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電影音樂劇》,2012。 6.好萊塢原住民題材作品 1986-2009 (1)Roland Joffé《教會》1986 (2)Kevin Costner《與狼共舞》1990 (3)Michael Mann《大地英豪》1992 (4)Disney《風中奇緣》1995 (5)Mel Gibson《阿波卡獵逃》2007 (6)James Cameron 《阿凡達》2009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專著、期刊論文、講義、影音作品 |
||||||||
課程輔導時間 | ||||||||
上課時間(課後:Email與數位學習平台)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10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