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媒體識讀(0634)
(Eng.) Media Literacy
開課單位 通識中心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蔡明志
選課單位 不限系所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從媒體識讀基礎談起,進而延伸至媒體產製的過程、媒體文本的解讀、意義型態的出現和行動閱聽人的主體判斷等,逐步深化。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培養辨識傳媒報導的素養與能力
1.人文素養
3.溝通能力
6.社會關懷
35
30
35
習作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導論
第2週 媒體識讀的基本理念與教學實踐
第3週 傳播科技與人類生活的省思
閱聽人與傳播權
第4週 媒體產業結構與市場競爭
電影就是好萊塢
第5週 數位環境的電視劇
閱聽大眾的新聞入門
第6週 消費大眾的廣告入門
電視連續劇的文本解讀
第7週 解讀媒體中的性別意涵
年齡與媒體再現
第8週 種族與媒體再現
階級與媒體再現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批判與行動:自我檢視社會性分享與公共發聲
第11週 識讀媒體中的健康訊息:健康素養的概念與行動
第12週 另類的媒體實踐
第13週 勢在必行:媒體識讀與教育的對話
第14週 課堂報告
第15週 課堂報告
第16週 課堂報告
第17週 課堂報告
第18週 課堂報告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考及課堂報告
一、課堂報告:
1.觀察一個當代媒體所遭遇的問題,於課程最後5週提出。
2.需提出媒體改進的行動方案,如監督、近用、推廣等。

二、考試進度
1.主要以上課內容為主要課程測試。
2.安排期中考,主要在於觀念的釐清,與相關名詞使用的確認。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批判的媒體識讀》成露茜、羅曉南(編),第三版,台北:正中,2020
《媒介素養概論》毛榮富等,台北:五南,2005
《媒體素養教育》吳翠珍、陳世敏,台北:巨流,2007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學期中每週五下午15:30-17: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市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