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中國近代史(二)(3007)
(E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II)
開課單位 歷史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游博清
選課單位 歷史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承接中國近代史(一),討論清末(約自光緒朝起)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幾股重要潮流和其影響的各個層面,包括政治思想、經濟發展、人們對西化的迎拒、知識分子的角色、消費文化、日常生活的轉變、社會的變動等。
課程穿插討論一些知名人物和事件,使學生對於晚清和中國近代史發展特色有更深入的體會,培養日後研究和學習興趣。同時,課程中也讓學生了解新近研究方向。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學生對中國近代史發展若干特色有更深入地認知和體會,培養日後研究和學習興趣。
1.史學研究能力
2.科技資源應用
4.社會關懷
5.國際視野
40
15
15
30
講授
討論
作業
口頭報告
出席狀況
書面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光緒朝初期政局
第3週 自強運動中後期
第4週 光緒朝中外交流
第5週 駐外使節眼中的世界
第6週 外交邊疆議題-朝鮮、越南
第7週 德宗親政後的朝局
第8週 中日關係與甲午戰爭
第9週 期中評量周
第10週 甲午戰後局勢與光緒朝外交
第11週 戊戌變法與戊戌政變
第12週 晚清中國社會的變遷
第13週 八國聯軍
第14週 清末新政和時局
第15週 慈禧評價與晚清最後政局
第16週 期末評量周
第17週 自主學習周
第18週 自主學習周
學習評量方式
期中評量:約30%;期末評量:約40%;出席、自主學習與課堂表現:約30%(各部分視情形略為調整)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指定閱讀和參考文章:

期刊論文:
1. 李文杰,〈晚清駐外公使的保舉與選任〉,《清華學報》(2013)
2. 李林,〈晚清進士館研究:天子門生的轉型困境與契機〉,《清華學報》(2014)
3.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9)
4. 張世瑛,〈晚清上海西式公園出現後的社會反應〉,《國史館學術集刊》(2007)
5. 陳室如,〈晚清海外遊記的博物館書寫〉,《成大中文學報》(2016)
6. 彭賀超,〈清末新政伊始地方督撫編練新軍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6)
7. 楊明哲,〈李鴻章與近代西方醫學在中國的傳佈〉,《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09)
8. 賴德霖,〈一種公民建築的產生:晚清和民國早期中國圖書館話語與實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5)
9. 鍾淑惠,〈從圖像看日本對甲午戰爭的宣傳〉,《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15)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請email聯繫時間,pcyu@dragon.nchu.edu.tw 或 d9543802@gmail.com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03 21:11:57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