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生態科學學術研究基礎能力與生態調查能力。
生態教育與環境議題分析能力。
生態保育與環境維護能力。
|
4.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基本知識 |
5.生物現象的機制探討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第一部份: 什麼叫兩生類與爬蟲類
第1章: 以兩生類與爬蟲類為研究對象
|
第2週 |
第2章: 兩生類與爬蟲類在脊椎動物的演化地位 |
第3週 |
第3章: 現生兩生類的系統學與多樣性 |
第4週 |
第4章: 現生爬蟲類的系統學與多樣性 |
第5週 |
第5章: 兩生類與爬蟲類的生物地理學 |
第6週 |
第二部份:兩生類與爬蟲類如何運作
第6章: 溫度與水對兩生類與爬蟲類的影響
|
第7週 |
第7章: 兩生類與爬蟲類的能量與表現 |
第8週 |
第8章: 兩生類的生殖與生活史 |
第9週 |
第9章: 爬蟲類的生殖與生活史 |
第10週 |
第10章: 身體支撐與活動 |
第11週 |
第11章: 覓食 |
第12週 |
第三部份:兩生類與爬蟲類在作什麼
第12章: 行走與定位
|
第13週 |
第13章: 溝通 |
第14週 |
第14章: 交配系統與性擇 |
第15週 |
第15章: 食性、覓食行為與掠食者和寄生蟲的交互作用 |
第16週 |
第16章: 種數 |
第17週 |
第四部份:兩生類與爬蟲類的生存遠景
第17章: 保育與兩生類與爬蟲類的未來
|
第18週 |
期末考 |
|
學習評量方式 |
學生出席率(10%)、討論頻率(30%)和期中、期末考(各3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Herpetology 4th Edition; 2016 by Harvey, Pough et al.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PowerPoint attached to class website |
課程輔導時間 |
After each class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