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走進山海屯(1917)
(Eng.) Humanity Study of Taichung
開課單位 文學院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侯嘉星
選課單位 外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2010年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台中已成為台灣第二大都市,十餘年來,無論經濟產業、公共建設、人文景觀及人口數量,都有顯著成長。過去台中縣市分隔的現象,也因為合併,打通山海屯傳統聚落的三個區塊,融合成整體都會區。本校自1943年遷校至南區現址,正好是屯線與市區的交界,迄今已逾80載,發展能結合台中山海屯區歷史、文化、人文及經濟產業的地方學,刻不容緩。因此規劃「走進山海屯」課程,接續108課綱以來對素養教學、提升在地認同和社會關懷的核心價值,帶領學生進入山海屯區田野調查,從社會現況中發現問題,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期望通過本課程,不僅凝聚本校與地方的連結,也能呼應新時代的教育轉型,培養出新一代的優秀國民。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本課程旨在帶領學生進入山海屯的田野場域,每學期安排三次戶外田野教學,由教師選擇山海屯線的據點,帶領學生踏查。修課同學須事前掌握台中地方發展特色,並擇定探討主題,再於學期之田野調查過程中觀察、紀錄、發掘問題,並於期末進行專題報告。期望藉由上述過程,培養學生熟悉大台中地區,具備社會關懷及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題探討/製作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2/18課程介紹
第2週 2/25田野調查基本概念
第3週 3/4田野調查數位工具
第4週 3/11田野調查案例分享
第5週 3/18山線田野調查-東勢林業文化聚落
第6週 3/25山線田野調查-東勢林業文化聚落
第7週 4/1春假停課
第8週 4/8山線田野調查-東勢林業文化聚落
第9週 4/15海線田野調查-大甲日南聚落
第10週 4/22海線田野調查-大甲日南聚落
第11週 4/29海線田野調查-大甲日南聚落
第12週 5/6屯線田野調查-文化資產局參訪
第13週 5/13屯線田野調查-文化資產局參訪
第14週 5/20屯線田野調查-文化資產局參訪
第15週 5/27小組田野調查成果報告(一)
第16週 6/3小組田野調查成果報告(二)
第17週 彈性課程(專題調研)
第18週 彈性課程(專題調研)
學習評量方式
成績評量方式如下:
1. 閱讀心得:需就選定台中學相關研究專著,撰寫1篇閱讀心得1,500字(30%)。
2. 期末專題:本學期課程同學需分組完成田野調查報告,於期末進行15分鐘口頭成果發表後上傳正式書面報告(60%)。
3. 課堂參與(1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臺中歷史地圖散步》,台北:台灣東販,2018。
熊一蘋,《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台北:蔚藍文化,2022。
王志誠,《臺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台北:遠景,2015。
鄭安睎,《願社平和:臺中和平地區原住民聚落》,台北:遠景,2018。
路寒袖,《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台北:遠景,2016。
廖振富、楊翠,《臺中文學史》,台北:遠景,2015。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教師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週一至週三12:00-13:00,請事先來信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   11.永續城市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7 21:02:21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