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生態水力學(7233)
(Eng.) Ecohydraulics
開課單位 水保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陳樹群
選課單位 水保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中文) 由生態保育的觀點來看待河川湖泊,了解水體自然而真實的生命史,以及人類與其交互關係。藉由課程內容說明河川生態系統的組成,影響河川的內外環境因子與物化特性,並進而以河川生物群集生態模式,說明生物與環境因子間之生態關係。
(Eng.) Ou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 systems that bring a unifying framework to this area study.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由基礎河川水力學分析物理性棲地生態特性。
1.具備水土保持實務分析與設計應用能力。
4.嫻熟跨領域問題之綜整能力及解決之技巧與策略。
50
50
專題探討/製作
講授
習作
書面報告
口頭報告
作業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1.前言
2.流域型態與河川演變的關聯性
3.河川水流的基本特性
4.河川物理性棲地的結構
5.濱水區與行水區的水文特性
6.河川水流對魚類洄游與上溯的影響
7.台灣河川特性及型態分類
8.台灣河川魚類生態
9.魚道設計
10. Midterm Examination 文獻報告
11.河川生態基流量
12.河川生態工法與孔隙材料
13.河流植物與水分
14.河岸空間景觀規劃設計
15.河川泥沙與生態
16.數學與物理模型
17.結語:人文與河川生態
18. Final Examination文獻報告
第2週
第3週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第10週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第16週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文獻選讀50%、課後作業5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教科書
參考書目、課堂講義、期刊文獻
參考書目
1. Allan, J. D., 1995, Stream Ecology, Chapman & Hall.
2. Brookes, A., 1996, River Channel Restoration, Wiley.
3. Cummins, K. W., 1974,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tream Ecosystems, BioScience 24:631-641.
4. Leopold, L. B., 1994, A View of the River, Harvard.
5.太田猛彥、高橋剛一郎,1999,溪流生態砂防學,東京大學出版社
6.汪靜明,1994,河川生態保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碩士在職專班課程:http://swcdis.nchu.edu.tw/Center/ClassInfo/ShowClass.aspx?SendDegree=6
e-Campus課程:http://ecampus.nchu.edu.tw/eCampus3P/Learn/Default.aspx
陳樹群個人網站:http://swcdis.nchu.edu.tw/Center/TeacherInfo/EachTeacherInfo.aspx?SendID=6
課程輔導時間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1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