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影像處理(6763)
(E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開課單位 土木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蔡榮得
選課單位 土木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介紹數位影像處理之基本原理,涵蓋遙感探測原理、影像之輻射與幾何改正、輻射增顯、幾何增顯、空間型式分析與萃取、多光譜影像處理、頻率域影像處理、數學形態學影像處理、光譜特徵分析與分類、紋理特徵分析與分類、影像融合與鑲嵌等應用。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使學生能夠了解遙感探測數位影像處理之基本原理、分析、分類與應用。
1.土木工程理論之計算、分析能力。
2.土木工程實務之分析、評估、設計、執行能力。
3.計畫管理、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處理能力。
4.認識時事議題、瞭解土木工程人員之社會責任、重視工程與資訊倫理及培養持續學習之精神。
5.結構工程、水利工程、大地工程、測量資訊、營建管理、土木防災、永續工程之專業知識。
6.策劃、執行專題研究及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30
30
10
10
10
10
專題探討/製作
講授
習作
實作
測驗
作業
口頭報告
出席狀況
書面報告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簡介、數位影像處理基礎
第2週 遙測基本原理
第3週 遙測影像輻射誤差與改正
第4週 遙測影像幾何誤差與改正
第5週 影像輻射增顯處理
第6週 影像幾何增顯處理
第7週 空間型式分析與萃取
第8週 多光譜影像處理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傅立葉轉換
第11週 頻率域影像濾波處理
第12週 數學形態學影像處理
第13週 影像分析與分類
第14週 影像紋理特徵分析與分類
第15週 多感測器影像融合處理技術
第16週 期末專題研究報告
自主學習
內容
   03.製作專題報告
期末專題研究報告
學習評量方式
期末專題研究報告(35%)、期中考(35%)、作業(20%)、平時表現(1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Gonzalez, R. C. and R. E. Wood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4th Ed., Pearson, 2018.
2. McAndrew, A.,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with MATLAB®, Thomson Course Technology, 2004.
3. Richards, J. A. and X. Jia, Remote Sen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Springer, 1999.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PDF簡報檔(PowerPoint檔內容列印)於 iLearning 數位較學平台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四下午13:00-14: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   15.陸地生態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8/28 06:14:27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04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