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 使學生了解基本結構分析概念。
2. 培養分析結構桿件力之能力,以備結構設計之需。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課程簡介 |
第2週 |
基本結構元件之介紹與荷重 |
第3週 |
靜定與穩定 |
第4週 |
靜定桁架分析(接點法) |
第5週 |
靜定桁架分析(斷面法) |
第6週 |
結構之內力;剪力與彎矩函數 |
第7週 |
梁之剪力圖與彎矩圖 |
第8週 |
彈性變形:積分法求梁之撓度 |
第9週 |
彈性變形:共軛梁法求梁之撓度 |
第10週 |
期中考 |
第11週 |
應變能、虛功原理 |
第12週 |
虛功法(梁) |
第13週 |
虛功法(桁架) |
第14週 |
靜不定結構:力法分析 |
第15週 |
靜不定結構:力法分析 |
第16週 |
靜不定結構:傾角變位法
元旦(放假)
期末考 |
自主學習 內容 |
|
|
學習評量方式 |
平時成績:30 % (作業、出席)、期中考:30%、期末考:4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Structural Analysis,10th edition (SI units) (2020),Hibbeler, R. C.,PEARSON/高立圖書公司,ISBN: 9781292247137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