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環工物理原理(6792)
(Eng.) Physical Principl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開課單位 環工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林坤儀 等
選課單位 環工系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英文 英文/EMI Y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使環境工程系學生了解並熟悉常運用在環境工程上之物理原理計算與機制。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使環境工程系學生了解並熟悉常運用在環境工程上之物理原理計算與機制,以利應用。
1.A.環境工程的專業知識。
2.B.策劃及執行環境工程專題研究的能力。
3.C.撰寫環境工程專業論文的能力。
4.D.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5.E.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的能力。
6.F.良好的國際觀。
7.G.領導、管理及規劃的能力。
8.H.終身自我學習成長的能力。
30
20
10
5
5
10
10
10
講授
作業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Gravity separation theory
第2週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sedimentation basins
第3週 Process involving phase change: flocculation
第4週 Media filtration and filter hydraulics
第5週 Interactions of charged particles
第6週 Midterm Exam 1
第7週 Introduction to Particulate Matters in Gaseous Streams
第8週 Behaviors of Particulate Matters in Fluids and Equipment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s
第9週 Equipment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s: Application of Gravitational Forces
第10週 Equipment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s: Application of Centrifugal Forces
第11週 Equipment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s: Application of Electro-static Forces
第12週 Equipment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s: Application of Inertial Forces
第13週 Basic fluid mechanics of environmental transport
第14週 Mass transfer: diffusive mass transport, convective diffusion, and dispersion
第15週 Reaction kinetics
第16週 Reactor engineering
Interfacial mass transfer: water-air interface Final Exam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分三單元評鑑,各占1/3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Walter J. Weber Jr. and Francis A. DiGiano, Process Dynamics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 Wiley, New York, NY, USA, 1996.
2.Mark Clark, Transport Modeling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2nd Ed., Wiley, New York, NY, USA, 2009.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依本系所規定之輔導時間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8 / 07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