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作物育種方法(3136)
(Eng.) Crop Breeding Method
開課單位 農藝系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吳東鴻
選課單位 農藝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092
課程簡述 本課程為修畢「植物育種學與實習」課程,而有興趣進一步瞭解作物育種方法之同學而開設之課程,內容主要介紹自交、異交、常異交及無性繁殖作物的育種方法,其中涉及純系之育成、雜種優勢的利用,並討論多倍體育種、種間雜交育種之基本原理及方法,另介紹基因工程技術與分子輔助育種在作物改良上之應用及教授抗病育種之原理及原則。最後討論品種命名、推廣程序和種子商業生產之途徑。本門課程不開放旁聽,有修課需求請依加退選加簽作業,並按時繳交作業練習。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N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訓練學員從試驗設計、遺傳學原理等判斷選育性狀之遺傳特性,藉由講授不同授粉特性之選育方法與育種期程規劃,研習他國實務育種案例,得以善用慣行選育方法並納入新穎分生工具改善其選育效率與最佳化策略之基礎能力。
習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作業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1.Objectives and Techniques of Plant Breeding (作物育種方法簡介)
2.Breeding Self-Pollinated Crops-Pedigree Method and Bulk Method (譜系與混合法)
3.Breeding Self-Pollinated Crops-Single Seed Descent Method and Early Generation Test (單粒後裔與早世代評估法)
4.Backcross Breeding (回交育種法)
5.Breeding Asexually Propagated Crops (營養繁殖作物選育法)
6.Breeding Cross-Pollinated Crops-Hybrid Vigor (哈溫平衡與雜種優勢)
7.Breeding Cross-Pollinated Crops-Mass Selection (混合選種)
8.Breeding Cross-Pollinated Crops-Recurrent Selection (輪迴選種及合成品種)
9.Mutation Breeding (誘變育種法)
10.Applications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Plant Breeding (分子標誌輔助選育)
11.Mwthod of QTL mapping and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基因定位統計方法介紹)
12.Polyploidy Breeding (多倍體育種)
13.Inter-Specific and Inter-Genus Breeding (種間或屬間雜交育種)
14.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病蟲害抗性育種)
15.Multiple environment trials (多重環境試驗/區域試驗)
16.Plant variety rights (品種命名、推廣程序與作物品種權)
學習評量方式
出席狀況10%、課後作業27%、期中考30%、期末考33%。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教課教材:採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1.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Plant Breeding (2002) Chahal & Gosal
2. Breeding Field Crops (2006) Sleper & Poehlman
3.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reeding (2008) Jack Brown & Petter Caligari
4. Principles of cultivar development (1987) Walter R. Fehr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上課學員請上本校iLearning網站,查詢課程補充資訊與每週作業。
課程輔導時間
請電郵預約時間。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8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