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紀錄片製作(3037)
(Eng.) Documentary Film Production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洪鈞元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本課程透過紀錄片的發展脈絡講述,讓學生藉由基本史觀理解紀錄片的影像美學,同時延伸至實驗電影、錄像藝術等當代影像的紀錄片擴延思考,據此培養學生於紀錄片創作上得以獲得更多元的表現。
此外,課程中的創作實踐從企劃撰寫、腳本設計、田野調查、訪談技巧到剪輯美學等技術學習,循序讓學生具備紀錄片的實作能力,並分組完成10-15分鐘的紀錄短片,最後於課程期末週辦理紀錄片影展,以展呈模式進行創作成果的推動。

【重要】本課程著重參與實踐,歡迎對於藝術領域具備高度興趣的同學選課,但課程中將會進行大量討論,同學需要頻繁上台提報,並接受教師與同學提問批評,如欲選課同學請謹慎考量自身身心狀態是否合適。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瞭解國內外紀錄片發展歷史,及相關作品的創作特色與差異。
2.具備紀錄片影音設計的相關創作知識及軟硬體技巧。
3.培養紀錄片製作之田調考察與人文社會關懷能力。
1.基礎專業知能
2.跨領域組織能力
3.跨文化視野
4.文化創意應用與實作
30
30
10
30
專題探討/製作
參訪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作品
實作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簡介—何謂紀錄片?
第2週 西方紀錄片發展概述:維多夫(Dziga Vertov)的「電影眼」(Kino-eye)
第3週 台灣紀錄片發展概述:「綠色小組」的當代表現
第4週 紀錄之外: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的類紀錄影像
第5週 影像類型與技術表現:紀實、實驗與商業案例作品分析
第6週 實作練習一:企劃撰寫與文字腳本
第7週 實作練習二:田野調查與訪談
第8週 實作練習三:拍攝技巧、剪輯風格、聲音錄製與場面調度
第9週 期中考:分組企劃報告
第10週 實作進度:田調資料與腳本統整
第11週 實作進度:拍攝毛片分組討論(一)
第12週 實作進度:拍攝毛片分組討論(二)
第13週 實作進度:作品粗剪(Rough Cut)討論
第14週 實作進度:作品定剪(Final Cut)修正
第15週 實作進度:作品定剪(Final Cut)修正與完成
第16週 期末紀錄片影展
第17週 自主學習週
第18週 自主學習週
學習評量方式
1.課堂出席20%
2.參與討論20%
3.實作評分6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飯田雄平、鎌田啟生、林 和哉、渡邊裕之,林克鴻譯《我的第一本影片調色剪輯書DaVinci Resolve:原來Color Grading這麼簡單》,,台北:尖端,2020。
2.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2020。
3.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4.顏加松主編,《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2014-Art Doc City特刊》,嘉義: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2015。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課程網站
課程輔導時間
週四14:00-17: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1 15:40:30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13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