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
課程名稱 | (中) 食品品評學(4023) | ||||||||
(Eng.) Sensory Evaluation of Foods | |||||||||
開課單位 | 食生系 | ||||||||
課程類別 | 選修 | 學分 | 3 | 授課教師 | 劉伯康 | ||||
選課單位 | 食生系 / 學士班 | 授課使用語言 | 中文 | 英文/EMI | N | 開課學期 | 1081 | ||
課程簡述 | 幾年服務產業的過程當中,最常聽到一句話是感官品評很重要但總是看到產業界實施與應用之不科學化方式,開始思考該如何傳遞這個在西方國家食品產業界大量使用並獲得許多利益之正確的科學化品評技術,希望能讓此技術在台灣產官學界開始受到重視且正確使用。 可能有人認為科學化的感官品評在台灣或華人世界的食品工業界是不可行的,因為老闆最大,老闆常會主導或決策一個產品的口味,或者由老闆試吃過了後決定了產品的走向,所以我們講的這些科學化的品評是沒有用的,這是企業文化的問題。事實上,會有這個狀況的原因還是因為對於感官品評的了解不夠專業與一知半解,無法看出使用科學化品評在產品品質、開發及行銷的利益。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大部份的傳統食品產業並沒想走外銷或國際化市場的路線,認為只要固守台灣市場就好。所以科學化的品評就不會是一個在企業經營或產品開發上被優先考慮的工具了。在台灣食品產業與學術界至今沒有獲得有效益的應用與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對於這領域的知識傳授太過於簡單,導致對於感官品評的認識不足而產生了許多問題與錯誤認知。 本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具體提供產業界在感官品評操作上一些新的思考方向與建議,強調感官品評所涉及到的許多哲學概念,幫助學習者構建正確觀念與修正錯誤見解;特別強調消費者測試,希望打破產業界許多過去的錯誤認知及利用統計分析感官品評的數據並且解釋在品管、產品研發及行銷的應用。課程結束之前藉由實作來真實學習及體驗科學品評的世界。身為食科人的一份子,改變應從你我自身開始。 |
||||||||
先修課程名稱 | 課程含自主學習 | N |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
瞭解感官品評各種方法在食品科學及產業上的應用 瞭解感官品評的實驗設計及操作方法 瞭解如何正確學習科學化品評 瞭解如何利用統計方法正確處理及判讀感官品評的數據及分析 |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 ||||||||||||
課程介紹及感官品評緒論 科學化感官品評基本概念介紹 及科學品評應用 食品感官特性及品評的生理與心理基礎 (實驗) 感官品評樣品處理與實驗設計 統計分析原則及電腦上機應用 消費者測試講授 描述性分析講授 消費者測試 (實驗) 快速描述分析方法 (實驗) 差異分析法 差異分析法 (實驗) 一些遺漏的部分 專題實作 |
||||||||||||
學習評量方式 | ||||||||||||
考試(大約在11周) 25% 團體專題實作與報告 30% 實習報告25% 出席及平常成績 20% |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
必備:食品感官品評-理論與實務(第2版) (劉伯康 莊朝琪 新文京出版社) |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
使用GOOGLE CLASSROOM 平台 修課同學統一使用GOOGLE SUITE 帳號 |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
|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 |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4 / 27 |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