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第三世界文學與電影(3097)
(Eng.) Third World Literature and Cinema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高嘉勵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第三世界於我何干?為何我要理解它?」「第三世界」這個歷史名詞所指稱的地方或許於冷戰結束後戰略意義已不大,但從戰前殖民、世界大戰、戰後的歷史創傷、戰爭責任、甚至延伸至現在的後殖民遺緒、全球化議題,都跟這詞的實際地理和抽象歷史的位置有關。若單純就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自的文學和電影來談的話,除了知識論外,很難回應一開始的提問。因此,本課程將從「第三世界與台灣的關係」角度出發,透過上述各種議題的討論和思辨,幫助同學建立更深廣的世界觀。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學習第三世界與台灣的關係
2. 認識第三世界的殖民、戰爭、後殖民與全球化的歷史問題
3. 反思台灣在第三世界的文化、經濟、政治角色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業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簡介
第2週 台灣與東南亞的二戰歷史經驗
第3週 台灣與東南亞的二戰歷史經驗
第4週 馬華女性創傷與戰爭記憶
第5週 馬華女性創傷與戰爭記憶
第6週 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南洋回憶
第7週 全球化下台灣與東南亞勞工
第8週 全球化、混血、台與菲
第9週 世界光譜中的在地
第10週 未來文學的跨領域想像
第11週 後殖民的加勒比海
第12週 後殖民的加勒比海
第13週 個人報告課堂討論
第14週 個人口頭報告
第15週 個人口頭報告
第16週 期末考
自主學習
內容
   03.製作專題報告

學習評量方式
課堂出席和課堂討論25%、口頭報告和書面資料30%、課前短答10%、期末考35%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陳團英著,莊安祺譯,《夕霧花園》(台北:貓頭鷹,2015)
陳千武,《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晨星,1999)
連明偉,《番茄街游擊戰》(新北:印刻,2015)
張嘉祥,《夜官巡場》(台北市:九歌,2022)
V.S. 奈波爾著,張琪譯,《米格爾大街》(台北:遠流,2006)
廖克發,《由島至島》(2024)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I-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週五12:00-14:00(請事先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17.全球夥伴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9/09 15:17:20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9 / 17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