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
課程目標 |
核心能力 |
配比(%) |
教學方法 |
評量方法 |
1.將學習主導權還給學生,由學生創發,老師輔導,產出專題成果
2.透過共同活動設計增進師生、生生之間交流與瞭解,穩定就學。
3.舉辦期中或期末發表會,邀請校外專家學者,給予學生專業建議,讓學習成果更好。
|
|
|
|
|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
週次 |
授課內容 |
第1週 |
介紹本學期課程、選題、框架、運作方式與評量標準
|
第2週 |
如何在數位化資料庫中找資料 |
第3週 |
興趣如何標準化、學術化與格式化 |
第4週 |
搜集跨域學習資料 |
第5週 |
怎麼跨領域?跨領域的方法論 |
第6週 |
量化與質性的結合 |
第7週 |
界定跨域學習主題 |
第8週 |
討論與交流 |
第9週 |
期中發表與分享會 |
第10週 |
撰寫跨域學習計畫 |
第11週 |
戶外調查安全與注意事項 |
第12週 |
戶外調查的安排與紀錄工具應用 |
第13週 |
執行跨域學習進度 |
第14週 |
如何檢驗、補強自主學習的成果 |
第15週 |
審核跨域學習成果 |
第16週 |
期末發表與分享會 |
自主學習 內容 |
   03.製作專題報告
|
|
學習評量方式 |
期中發表會內容(40%)、期末成果形態與內涵(50%)、出席率(10%) |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
講義老師自行編纂紙本或電子檔連結傳送 |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
上傳本校i-learning 3.0 |
課程輔導時間 |
|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