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詩選及習作(2010)
(Eng.) Poetry : Reading and Writing
開課單位 中文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游勝輝
選課單位 中文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中,詩歌始終扮演重要的角色。或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或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詩歌在在體現詩人對於宇宙萬物、世相百態、歷史長流、情志反思、人我互動……等內外面向的關懷與觀照,讀者因而能興觀群怨於詩歌涵詠之中,超越當下時空而獲得深廣的共鳴,對於自身與他人有更為清晰的體認。

  本課程之設計理念與教學策略,在於藉由歷時性與主題性的詩歌精讀,以及傳統詩學批評的汲引,探索具代表性的古代詩人的生命境遇與表現手法,從而系統性的理解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風格與文化底蘊,並結合當代社會議題之反思辯證,使古典詩歌翻轉出新生。另一方面,亦以詩歌精讀之展演、討論與創作之引導,使學生既能將詩歌閱讀、詩學知識應用於習作古典詩歌,亦能在習作推敲的過程中更為理解傳統詩學知識的對話對象,更能親切體會古典詩歌的美感意蘊。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提升古典詩歌閱讀能力。
2.熟悉歷代詩歌代表作家、作品與文學傳統。
3.了解、練習古典詩歌的創作方法。
4.深化古典詩學的知識。
3.能具備古今文學閱讀、詮釋與鑒賞之基礎能力。
4.能進行文化鑑賞、文藝創作、語文實踐與應用之基礎能力。
50
50
習作
討論
講授
出席狀況
作業
作品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2/19課程介紹:近體詩格律概說
第2週 2/26初唐詩選讀
第3週 3/5山水田園詩選讀;講解絕句歌牌
第4週 3/12邊塞詩選讀;講解絕句習作
第5週 3/19李白詩選讀
第6週 3/26李白詩選讀;七絕擊缽吟
第7週 4/2校慶及運動會補假
第8週 4/9詠史懷古詩選讀
第9週 4/16期中考;擊缽吟票選截止
第10週 4/23杜甫詩選讀;擊缽吟頒獎
第11週 4/30杜甫詩選讀;繳交絕句歌牌;講解律詩習作
第12週 5/7白居易詩選讀
第13週 5/14李商隱詩選讀
第14週 5/21蘇軾詩選讀
第15週 5/28陸游詩選讀
第16週 6/4期末考
第17週 6/11自主學習
第18週 6/18自主學習
繳交律詩習作
學習評量方式
1.課堂參與:10%(課堂問答、參與問卷評選等)
2.七絕擊缽吟:15%
課堂上,以「校園即景」為題,進行約一小時的七言絕句寫作。用韻當場指定並給予該韻部之常用字,現場不能網路搜尋。繳交後,除了評分外,將由老師選出前五名,匿名於I learning「問卷」進行票選,每人三票,得票數最高者總成績加兩分,其餘四名各加一分。
3.律詩習作:15%
一首七律,以詠事、詠人(古今皆可)為主題。一首五律,以出遊為主題(大自然或古蹟等人文空間皆可,附本人在景中的照片更好)。
4.絕句歌牌:10%。自選兩首絕句,製作兩副詠唱牌與奪取牌,詠唱牌中具有所選絕句之前兩句,奪取牌中具有所選絕句之後兩句,並且配上適合詩句內涵的圖畫作為背景,可以使用生成式AI或自行繪製,最後轉成PDF檔。另外附上所選詩句之作者、篇名與詩句的PDF檔。
5.期中考:25%;期末考:25%
6.加分:學期間隨機選兩週點名,出席者總成績加一分。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蔡瑜:《中國抒情詩的世界》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
瞿蛻園:《學詩淺說》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王禮卿:《唐賢三體詩法詮評》
川合康三著,趙偵宇、黃嘉欣譯:《中國的詩學》
宇文所安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元明詩概說》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鄭文惠,歐麗娟,陳文華,吳彩娥:《歷代詩選注》與自編講義
課程輔導時間
週三12:30-16:30,若需輔導,請先來信告知:youshenghui727@dragon.nchu.edu.tw。信中別忘了寫出完整姓名、學號、系級與班級。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3.健康與福祉   04.教育品質   05.性別平等   10.減少不平等   14.海洋生態   15.陸地生態   16.和平與正義制度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1 23:28:49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