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台中文化城的閱讀與創作(2016)
(Eng.) Reading and Walking in Cultural Taichung City
開課單位 台文學士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2 授課教師 高嘉勵
選課單位 台文學士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32
課程簡述 台中興起於日治時期,許多文化人士例如林獻堂、楊肇嘉、賴和、楊逵等匯集於當時的台中州,重要團體例如台灣文化協會、櫟社等的設立根據地也是在台中,戰後隨著省政府設立於南投中興新村,位於台灣中間樞紐地帶的台中,在戰前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經濟更是逢勃發展。時至今日,例如原本的舊酒廠、警察宿舍、公務人員宿舍等紛紛轉成文創園區、漫畫博物館、審計新村等文化創作與展演的地方。因此,本課程會先閱讀台中相關的歷史、文化和文學文本,進而在文本和行旅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文化元素的截取與再創作,及從創作中體會台中文化深度。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台中相關之歷史、文化和文學文本的深度閱讀
2) 台中在地文化的轉化與創作
專題探討/製作
討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作品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8週)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時代變遷中的台中歷史與文學
第3週 時代變遷中的台中歷史與文學
第4週 新舊夾縫中的殖民史與台中文學創新
第5週 新舊夾縫中的殖民史與台中文學創新
第6週 文學中的台中特色文化
第7週 文學中的台中特色文化
第8週 校慶及運動會補假
第9週 數位自造工坊認證課程
第10週 數位自造工坊認證課程
第11週 九O年代的魔幻寫實台中
第12週 課程演講
第13週 口頭報告:創作理念說明
第14週 口頭報告:創作理念說明
第15週 創作修改、討論和繳交
第16週 期末考
第17週 (彈性授課) 文化產品設計:理念與實作
第18週 (彈性授課) 文化產品設計:理念與實作
學習評量方式
出席和課堂討論23%、課前短答7%、創作口頭和文字報告30%、期末考4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2009)
楊双子,《臺灣漫遊錄》(台北:春山,2020)
周芬伶,《青春一條街》(台北:九歌,2009)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下)》(台北縣:INK印刻,2006)
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前衛,2013)(原:草根,1997)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請見I-learning
課程輔導時間
每星期四13:00-15:00(請事先預約)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04.教育品質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02/18 22:57:42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5 / 09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