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天然物之生技研發(6340)
(E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開課單位 生技所
課程類別 選修 學分 3 授課教師 童鈺棠
選課單位 生技所 / 碩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目前,由於生物科技發展迅速,加上跨領域科學之間的快速整合。近年來由天然物來源開發成具生物功能活性的保健食品或世界性藥物,已成為研究及開發的目標與重要潮流。這與健康及現代醫療息息相關的發展是重要的跨領域學門,值得吸引學子們注意並引發他們的興趣來投入。本課程以教師講授及給予研究生重要研究論文之研讀與討論為主。另外,本課程之目的在於使生物科技學生,能夠同時且深入地認識目前天然物相關學術與生技領域之最新發展,並學習天然物分析及實驗動物模式,這些都是讓研究人員能夠致力於保健食品研發或是藥物篩選等研究的重要平台。期望本課程不但能夠提供學生在基本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能夠了解相關生技產業的研發。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使學生深入地認識目前天然物相關學術與生技領域之最新發展。
習作
討論
其他
講授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口頭報告
測驗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天然物之發展現況
第3週 活性天然物之萃取
第4週 活性天然物之分離
第5週 活性天然物之功效與開發
第6週 實作
第7週 實作
第8週 分組報告_欲開發天然物之製備及分離方法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天然物於轉譯醫學之應用
第11週 細胞實驗於生物醫學之重要性
第12週 應用常見細胞實驗於生物醫學之相關研究
第13週 實驗動物模式於生物醫學之重要性
第14週 實驗動物操作
第15週 分組報告_應用實驗小鼠模型探討與人類疾病之相關機制及其治療之方向
第16週 分組報告_應用實驗小鼠模型探討與人類疾病之相關機制及其治療之方向 臨床試驗 期末考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課程評分方式包括出席率(30%)、考試(期中20%及期末20%)及個人報告(30%)。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Atta-ur-Rahman (2020) Studies in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Volume 65 1st Edition.
2. Robert E.C. Wildman and Richard S. Bruno (2006) Handbook of Nutraceuticals and Functional Foods, Second Edition, CRC Press.
3. Steven M. Colegate and Russell J. Molyneux (1997)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Detection,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Second Edition, CRC Press.
4. 最新的學術期刊發表資料。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星期一至五 9:00-17: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3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