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中) 木材組織學實驗(1205)
(Eng.) Lab of Wood Anatomy
開課單位 森林系
課程類別 必修 學分 1 授課教師 吳志鴻
選課單位 森林系 / 學士班 授課使用語言 中文 英文/EMI N 開課學期 1141
課程簡述 本課程主要介紹木材之構造特性,包括林木生長與木材之形成過程、木材之外觀特性、木材之構成要素以及木材組織之變異與缺點等,配合實習實作方式,引領同學對木材組織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先修課程名稱
課程含自主學習 Y
課程與核心能力關聯配比(%) 課程目標之教學方法與評量方法
課程目標 核心能力 配比(%) 教學方法 評量方法
1. 使學生認識木材之構造特性。
1.(木材科學組)森林學基本知能。
2.(木材科學組)生物材料特性之理論與實務。
3.(木材科學組)森林資源開發應用之理論與實務。
4.(木材科學組)功能性生物材料(含製漿造紙)之理論與實務。
25
25
25
25
實習
書面報告
出席狀況
授課內容(單元名稱與內容、習作/每週授課、考試進度-共16週加自主學習)
週次 授課內容
第1週 木材的三切面
第2週 木材細胞壁的組成與結構
第3週 木材細胞壁的模型製作
第4週 木材細胞壁的模型製作
第5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橫切面
第6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弦切面
第7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徑切面
第8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三切面
第9週 期中考週
第10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三切面
第11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模型製作
第12週 針葉樹顯微結構的模型製作
第13週 闊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橫切面
第14週 闊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弦切面
第15週 闊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徑切面
第16週 闊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三切面 闊葉樹顯微結構的觀察與繪製:三切面 期末考週
自主學習
內容

學習評量方式
本課程以平時成績及實習作業綜合評定。
教科書&參考書目(書名、作者、書局、代理商、說明)
1. Haygreen, J. G. and J. L. Bowyer (2003) Forest products and wood science. 4th Edition.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 Panshin, A. J. and C. de Zeeuw (1970) Textbook of wood technology, vol. I. 3th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3. Hoadely, R. B. (2000) Understanding wood. The Taunton Press.
4. 王松永、丁昭義 (1984) 林產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課程教材(教師個人網址請列在本校內之網址)

課程輔導時間
每週三 15:00~17:00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連結網址)
 提供體驗課程:N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性別平等意識,不得非法影印他人著作。
更新日期 西元年/月/日:無 列印日期 西元年/月/日:2025 / 7 / 07
MyTB教科書訂購平台:http://www.mytb.com.tw/